創意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國內市場的嬰幼兒奶粉再遭“地震”。
上周,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2014年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情況,來自23家國內企業、4家進口經銷商的48批次不合格奶粉上黑榜。
黃曲霉毒素M1超標、含阪崎腸桿菌、菌落總數超標、硝酸鹽超標;維生素C、氯等營養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在被曝光的問題奶粉中,存在這些食品安全風險的奶粉有25個,占據過半。另有23批次奶粉雖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但標示的營養素指標與標簽明示含量不符。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這次抽檢體現了國家重拳治乳的決心,“不姑息、不偏袒”,也體現了國家淘汰乳業落后產能和地方保護主義之間的博弈,可以說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最嚴厲的一次重拳治理。他同時也建議,國家對奶粉的抽檢范圍應涵蓋國內和進口乳粉,不能讓進口奶粉成“漏網之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