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國人民銀行同意,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日前正式發行《個人汽車貸款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指引(試行)》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指引(試行)》,這意味著信貸資產支持證券信息披露行為將進一步規范,有利于信貸資產證券化常態化發展。
中債資信ABS團隊分析師張志毅分析稱,兩個產品的《指引》均包括信息披露指引及配套表格體系兩部分,在注冊環節,《指引》更注重對參與機構信息、交易條款信息、歷史數據信息及基礎資產篩選標準的披露,在發行環節,主要是對交易結構信息、基礎資產統計信息及中介機構意見的披露,存續的信息披露分為兩部分,定期的跟蹤披露與重大事件的及時性披露。
“《指引》的發布將有助于促進資產證券化市場規范發展,由于信息披露的強行要求,可提高項目信息透明度,加強風險揭示,形成對項目發起端參與機構盡職履責的外部約束機制。”
雖然個人支出相對衛生支出逐年下降,但個人絕對衛生支出卻在逐年上漲。從實際支出金額看,個人衛生支出的金額從2008年的5875.86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9654.55億元,增加了3778.69億元,較2008年上漲了64.31%。
“隨著國家經濟增長,物價攀升,醫療價格也會上升。因此在政府大量增加醫療補貼投入的同時,如果公立醫院改革沒有跟上,個人醫療費用還會不斷上漲。” 因此,專家認為,控制醫藥費用增長是解決個人“看病貴”問題的著力點。而解決看病貴問題,必須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取消藥品加成,并重建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使公立醫院真正回歸到公益性的軌道上來。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表示,長期以來,公立醫院三個渠道籌資的方式存在若干弊端,一是逼迫醫療行業成為商品銷售行業;二是讓醫院與廠商形成利益共同體,而不是與患者成為利益共同體;三是供方誘導需求的存在促使醫療費用上漲,造成不少社會資源不必要的消耗;四是增加病人遭受“醫療傷害”的風險;五是提供了容易滋生行業腐敗的溫床。因此,公立醫院改革的最大“手術”是破除以藥補醫機制,與此同時,通過適當提高服務收費和政府補貼這兩道閘門,通過醫保支付銜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取消藥品加成后公立醫院收入減少的問題。
“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是扭轉公立醫院逐利行為的突破口,也是深化城市公立醫院改革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國務院醫改辦負責人表示,未來會落實政府的保障責任,落實財政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員培訓、公共衛生、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等方面的投入政策,建立可持續的補償機制。
?
?
?
?
?
?
相關鏈接:
央行接連降息二手房報價“跳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