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6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黎光)海南的環境優勢正轉化為醫藥產業優勢。目前,全省有93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78家獲得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證書,產值過10億元的3家,分別是海南海藥、海靈制藥、齊魯制藥,全部在海口藥谷;產值過億元的32家。2014年完成產值126億元,增長12.1%;其中海口藥企完成產值122億元,占全省的97%。今年1-4月,43家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實現產值38.39億元,同比增長22.2%。這是昨天從海南省醫藥產業發展座談會上獲悉的。
多家藥廠產品獲“歐美通行證”
25日上午在海口藥谷齊魯制藥看到,生產線和研發中心都在滿負荷運轉。齊魯制藥負責人介紹,2014年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實現產值12.4億元,實現稅收6510萬元,加上海南魯海醫藥有限公司(銷售企業)共上繳稅收1億3千多萬元。解決了500余人就業,2014年累計投資6億元。
據介紹,齊魯制藥主要從事心腦血管類、抗腫瘤類、小分子靶向藥物等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生產與銷售,2014年完成工業產值10.6億元,同比增長48.06%。2014年5—7月,齊魯公司兩個車間順利通過FDA和西班牙現場檢查,獲得產品出口到歐美等高端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隨著公司三期工程的投產,將大幅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未來5年內,公司自主研制的一批新產品將逐步上市,做出獨具特色的產品系列梯隊,全面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海南海藥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省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藥高新技術企業。2014年全國醫藥行業工業主營收入排名第50位,連續3年位居全國醫藥工業百強,是海南省唯一一家進入百強的醫藥企業。海藥股份負責人介紹,2015年,公司正有序推進新的生產線、單克隆抗體車間、7AC-CA項目建設,以及培南類產品拓展、中藥材市場開發及深加工。
海南普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2011年通過WHO和歐盟的GMP認證,2014年通過美國FDA檢查,成為國內針劑通過國際認證的前3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藥企生產質量和管理水平達到歐美發達國家水平。齊魯、普利、先聲、雙成、贊邦等5家企業的相關產品通過歐盟、美國FDA和世界衛生組織的GMP認證,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資格。
海南醫藥產業近年持續發力
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人介紹,我省生物醫藥產業雖然起步晚,但近年來措施對路,有效培育壯大了這一產業集群。主要特點有五個:
一是近年來保持持續快速增長。2000年至2007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在20至40億元之間。2009年,我省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省政府和海口市政府聯合制定專項政策措施,對生物醫藥企業技術改造、創新研發、節能減排、產值增長等進行大力扶持,促進了產業快速發展,第二年產值就上了一個新臺階,突破80億元,2012年躍上百億規模,去年達到126億元。2010年至2014年平均增速12%,在全省各大產業中是發展速度比較快的一個產業。
二是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全省生物醫藥行業聚集了一批高層次的產品研發、市場銷售、生產質量管理方面的人才,有效提高行業創新水平。全省146家高新技術產業中,生物醫藥企業占36%,規模以上43家生物醫藥企業中有40家是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方面,截至2014年底全省藥品、批準文號3061個(2014年新獲取的藥品批準文號33個),其中創新程度高的一類新藥有9個,二類新藥20個,三類新藥53個。部分企業在北京、上海、美國等設有產品研發基地。
三是產業集聚度較高。海口藥谷建設10年來,省市集中力量扶持推動,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向海口國家高新區集中,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示范效應的產業生態環境。10年來,海口藥谷基礎設施累計投入28億元,入駐企業45家,企業投資達50多億元。全省43家規模以上企業中,海口占39家。
四是行業凝聚力較強。全省生物醫藥企業能做到抱團發展、互相幫襯,共同分享產品研發、產品品種、市場網絡、人才等資源。企業的孵化環境較好,現有企業基本是在本省孵化成長起來的。醫藥企業能自覺維護“海南寶島出好藥”這一品牌,產品質量和整體形象在國內美譽度較高,為下步做大做強海南醫藥產業提供了軟實力。
五是對生態環境影響小。現有生物醫藥企業以新型制劑為主,原料生產堅持創新、貴細、精制的環保原則,環保措施嚴格,對生態環境影響小,是符合國際旅游島發展方向的綠色產業。
?
?
相關鏈接:
海口藥谷再添生力軍 先聲藥業(海南)產業園動工
海南醫藥購銷信用記錄制度4月施行 行賄等將被公布
海口再增百億產業集群 醫藥產業去年首破百億大關
海南經濟特區優惠醫藥產業投資政策
海口市鼓勵投資發展醫藥產業的若干規定
海南醫藥產業逆水行舟 發展遭遇"急剎車"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