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解決的“頑癥”
記者注意到,奉節縣已把清收并合理處置統建房提到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高度。
在奉節電視臺、紙媒、廣播、廣場大屏幕等媒介上,依法清收被占用統建房已成為近來最熱的話題。在奉節手機報上,每天都會發布統建房清收處置進度,城區公告欄、小區內則張貼著有關清收的通告。“看得出這次政府是下決心要解決,動真格的了。”一位當地老干部認為。
2013年4月,奉節召開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決定收回被單位和個人占據的剩余移民統建房。2014年7月29日,奉節縣召開“三大專項行動”工作會,剩余移民統建房清收處置工作作為三大行動之一正式全面鋪開。奉節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統建房清收處置領導小組,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
據了解,奉節對被侵占的移民統建房將通過優先購買、公開拍賣、出售給房管所三種方式進行清收處置。
記者注意到,奉節縣已把清收并合理處置統建房提到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高度。
今年1月29日出版的夔門報登載文章說,多年來,因管理缺位,奉節縣剩余移民統建房大量被擅自占用,導致移民資產流失毀損,此行為無視黨紀政紀國法,嚴重損害了政府公信力,違背了社會公平正義,破壞了正常移民工作秩序。為此,群眾怨聲載道、深惡痛絕,部分縣人大代表和縣政協委員通過議案和提案也在反映,大聲疾呼要徹底清理統建房。面對如此困難復雜的局面,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要徹底清收、合理處置統建房,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正本清源。
重慶市移民局副局長彭亮也表示了對奉節的支持。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對移民統建房的清理工作由重慶市移民局推動,各地方移民局具體執行,此次下決心徹底解決這個頑癥。
吳應俊承認,對拒不配合清收工作的“侵占者”,實施過斷水、斷電、斷氣等強制措施。據當地媒體報道,在第一批清收中,對強占多套統建房的居民,由公安刑事拘留非法出售統建房的2人,起訴至法院2戶,發送律師函65份。對多次上門無法找到住戶的335戶,由街道辦、移民局、公安局、公證處一起對該房屋清收封存,對房內物品按無主財物依法處置。
“優先購買權”
一位居民舉例說,他目前居住的統建房每平米買的話3200元,而位于新縣城較為中心位置的高檔樓盤濱江國際,才賣四千多元。
對統建房的侵占者,吳應俊將其分為四類。
一類是承認自己侵占了統建房,但愿意出錢購買,就讓他們優先購買;一類是無人戶,本來有住房,卻又撬了鎖,在侵占的房子里堆放雜物;第三類是無房戶,因為搬出統建房,無處可住,就占著不愿意搬離;第四類是問題戶,這些人有的和移民政策沾邊,或是在老縣城就存在房屋產權糾紛的,也不愿意搬離。
對于第一、二類,移民局已經強行清收,吳應俊告訴新京報記者,這類侵占者清收出400多戶。
“最難解決的是第三類和第四類”。“他們有實際的住房困難和問題,但是根據有關移民資產管理政策,又不得不清收。”
吳應俊告訴記者,為了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目前非法居住在統建房里的群體可以優先購買。居民一次性付清購房款優惠10%。
然而,對于這個“優先購買權”,大多數人并不買賬。一位居民舉例說,他目前居住的統建房每平米買的話3200元,而位于新縣城較為中心位置的高檔樓盤濱江國際,才賣四千多元。
“不愿意買,又不愿意搬離。就成了釘子戶。”吳應俊也很糾結,“截止到5月初,清理拍賣統建房不到800套。”而對比上面要求的2142套的任務,完成了還不到一半。
重慶市移民局副局長彭亮告訴記者,對于剩余統建房,拍賣后剩余部分將交給房管所,作為廉租房出租給有住房困難的群眾。
按當地媒體登載的數據,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縣剩余移民統建房公開處置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優先購買、公開處置、出售給房管所三種方式合計出售統建房730套、3.17萬平方米,成交金額達9638萬元。其中,通過公開拍賣成交的346套統建房評估價為3624萬元,拍賣成交價為5076萬元。
吳應俊告訴新京報記者,第四批統建房清收拍賣工作已于6月6日啟動并公示。
盡管工作很難推進,但吳應俊表示,“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移民統建房清收工作。”
?
相關鏈接:
三峽審計結果公布:2.79億三峽移民資金被擠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