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針對有關媒體報道海口市部分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并質疑相關執法部門,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新陽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對違法經營、危害未成年人的網吧堅決取締;對有關監管人員不作為甚至通風報信者,堅決問責。同時歡迎并感謝媒體監督,要求相關部門要及時將查處結果通報媒體。批示精神一下來,海口各區開始了專項行動、突擊排查之類的執法行為。(見海口網)
網吧接受未成年人上網的現象之前媒體也曝光過,為何依舊屢禁不止?如果對網吧的排查僅僅在書記指示過后才生效,只是為了“馬上辦”而馬上辦,不禁想問一句:早干嘛去了?
網吧對未成年人存在的危害性眾人皆知。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們,一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無論是通宵達旦帶對身體健康的危害,還是網絡游戲中摻雜的暴力、色情部分對孩子的價值觀形成構成的威脅,對他們的身心成長極為不利,也增加了社會、家庭的不穩定因素。
正因如此,相關執法部門更應對接受未成年人上網、違法經營的網吧進行嚴厲查處。可有些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后不應不查,甚至還有“內鬼”跟網吧業主們通氣,執法者未到,學生卻先跑了,好一個漂亮的過場!如此執法不勤、不公,甚至對違法者包庇縱容,不就是助長違法經營之風么?!如果執法者堅持一心為民、鐵面無私的辦事風格,對違法經營的網吧突查打擊、堅決取締,違法者不抱頭鼠串、改邪歸正都難,哪里還有他們抱大腿的機會?
執法者對于違法經營的行為的打擊,不應停留在一陣熱潮,而應該成為常態化。網吧的違法經營緣于巨大的利益誘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將其消滅殆盡也非一日能成。執法者不妨雙管齊下:一方面曉之以理,通過管理指導意見之類的法規條例,加強網吧業主們的法律意識,將一些網吧的違法經營行為抹殺在萌芽狀態;另一方面以道德輿論約束,聯合社會多方力量聯合抵制網吧的違法經營。如此一來,網吧的違法行為才能逐漸“收斂”直到消失。
繼“無曝光不行動”之后,“無指示,不排查”進一步反映了某些執法者的失職,也應反思到:執政所向,是為民還是為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