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紅樹林,多次成功躲避日軍的掃蕩
1943年,李琴娥擔任加丙鄉婦救會主任,白天參與負責收集情報、送情報與帶路的工作,到了晚上就到鄉里各村去為群眾上黨課,貼標語,動員村民參加革命隊伍。
“那時候日本鬼子活動很猖獗,我們在每個村子外頭都安排了人放哨,只要日本鬼子來掃蕩,我們就趕緊通知村民躲到海邊的紅樹林里。”老人回憶到,“我們演豐沒有大山,日本鬼子來掃蕩我們就只能往海邊的紅樹林里面躲 。那時候的紅樹林可大了,村子里的小孩和女人就躲在最里面,我們婦救會的 在中間,男人們在最外面。”
老人回憶,當時海邊紅樹林里的淤泥深處直接沒到胸口,日本兵不敢下來 ,他們穿著大皮靴進來也走不動,帶的大狼狗也跑不動,最后只能在外面對著林子里一陣掃射悻悻走了。“我們就一直躲到晚上,等日本人回去了,我們再 出來升火烤衣服,做飯吃。”
“漢奸是最可恨的。”李琴娥老人憤憤的告訴我們,當時因為漢奸告密有不少村民被日本人打死。“那些漢奸給日本人出主意,叫他們晚上換上便服再來 掃蕩,有很多村子就這樣被屠殺殆盡。”
后來勝利后,那些當漢奸都沒有好下場。李琴娥說,曾經有一個鄉的婦救會主任就做了漢奸,帶著鬼子兵下到紅樹林里抓人。后來抗戰勝利了,她也被人民法庭審判處決了。
李琴娥在工作的時候也經常會遇到危險。有一次她到村外活動,正巧碰 到日本兵來掃蕩。“當時很危險,那些日本鬼子呱呱大叫,我連忙往外頭跑, 跑到一條小河邊,一頭就跳了進去,潛在水里面。日本鬼子開槍打也沒有打到 。那一次真的很危險,差點就被鬼子抓個正著了。”老人有些后怕的說到,現在她有時候都會夢到當時的場景。
李琴娥感慨,盡管當時條件很艱苦,但是憑借著靈活應變和堅實的群眾基礎,一次又一次成功地躲過了日本鬼子的掃蕩。“黨和群眾是魚和水的關系, 希望黨能夠重視群眾的力量,將政工工作抓起來。”
年輕人要牢記歷史,做好接班人
如今的李琴娥老人生活十分平靜而幸福。早上起床,她會看一看今天的報紙,晚上睡 覺前看一看新聞聯播,這兩“看”也是這位88歲老人的必修課。老人現在的心境很平和。
“當年的那些戰士都已經老了,很多人都不在了,我可能也活不了幾年了 。”李琴娥老人談到這些的時候,表情很平靜。她說,“其實能過上現在這樣的 生活,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對于這一切我心里是很滿足的,但是有些年輕一代的孩子們不理解如今生活的來自不易。”她有些感慨,孩子們小時候沒有吃過苦頭,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太珍惜。“希望年輕人能夠牢記那段歷史,好好的接受教育,成為一名對祖國有用的人。”老人用純樸的語言道出這么一句話。(海口文明網記者 袁宇)
?
?
?
?
?
相關鏈接:
抗戰勝利后國共雙方都大量使用日俘作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