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次強調“精準扶貧”:
對癥下藥 精準滴灌 靶向治療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扶貧工作將不得不面對“最后一群人”的問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洪天云10月1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3年減少貧困人口1650萬,2014年減少1232萬人,連續兩年都完成了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盡管也有經濟下行、就業難度加大等壓力,但按趨勢判斷,今年再完成減貧1000萬人的目標有望實現。
無論是23年前強調“因地制宜”,還是12年前強調“自力更生”,習近平的扶貧思想始終突出重點、強調個性。現在我國的扶貧開發已經從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了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縮小發展差距的新階段。因此,近年來,“精準扶貧”這一要求,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習近平的講話中。
2013年11月3日至5日,習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考察時說:“抓扶貧開發,既要整體聯動、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點、加強對特困村和特困戶的幫扶。”。
2015年3月8日,習近平到廣西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再次指出,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倒排工期,算好明細賬,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習近平在會上提出了“六個精準”: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他強調,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
“創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準發力”,這是在去年的第一個中國扶貧日上習近平提出的要求。隨著“最后一群人”越來越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踐必將產生更多的新觀點、新思路和新要求。
?
?
相關鏈接:
廣西馬山違規認定多名扶貧對象:有的有車有房·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