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滿洲里,夜晚被金黃色的燈光照耀得更美更溫暖,用滿洲里人的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如滿洲里的金碧輝煌。”
一百多年前,一條穿越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的鐵路催生了這座邊陲小城。然而歲月的風沙掩蓋不了草原絲綢之路古驛的繁華,滿洲里人用新思路打造“新絲路”,小城如今已然形成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口岸,滿洲里的經濟社會也得到迅猛發展,去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4萬元。不僅如此,還先后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魅力城市、全國文明城市……10月21日,海南絲路行采訪團走進這座古驛,感受她的優美、繁華和文明。
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近年,滿洲里加快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滿西高等級公路滿洲里境內段開建、濱州線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規劃立項;滿伊鐵路滿洲里段正在推進;滿洲里西郊機場開通國際國內航線十余條;國際公路物流中心、國際物流園區,綜合貨場、專業貨場、集裝箱貨場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如今,滿洲里鐵路口岸年綜合換裝能力達7000萬噸,居沿邊口岸之首。公路口岸年通過能力達到人員1000萬人次、貨物300萬噸,是我國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公路口岸;西郊機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高峰小時1400人次的需求。
2013年10月3日,首列“蘇滿歐”鐵路集裝箱專列抵達滿洲里市,經過14天的旅程,順利抵達波蘭華沙,成了中國當前運行速度最快、運輸價格最低、通關服務最優的歐亞貨運大通道。
“除此之外,滿洲里積極運作將‘蘇滿歐’、‘鄭滿歐’、‘廣滿歐’三條國際聯運新通道上升到自治區發展戰略。”滿洲里市口岸委綜合處處長王彥國表示,同時不斷優化口岸服務,從滿洲里辦理出境手續只需3個小時。貨運班列到達口岸后,結合鐵路車站調車作業規律對貨物進行驗放,提升班列通關效率,做到‘隨到隨驗’,確保30分鐘完成海關通關手續,3個小時內完成全部口岸通關手續。”
“經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滿洲里機場1-9月旅客吞吐量達到33.3萬人次,同比增長1.1%。2015年全年旅客吞吐量預計達到42萬人次,同比增長3.5%。”滿洲里西郊機場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祝表示,未來航空貨運方面同樣將有大的突破,目前正積極與國外商洽。將來,一些郵件可通過航空快速運往遠東和歐洲。”
去年,這個僅有30萬人口的滿洲里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210.6億元,增長8%。其中,新增外貿企業153家,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50.4億美元,增長20%。
文化旅游兼修彰顯個性魅力
滿洲里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其文化和旅游打造、融合更有優勢,也更顯個性和魅力。近年來,中俄蒙國際旅游節、冰雪節、選美大賽、國際文化藝術節、北方科技博覽會等與俄蒙互動的文化旅游項目頻繁上演。
“滿洲里保護性開發南區石頭房、木刻楞建筑等歷史文化項目,形成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景點,增強游客的體驗性和參與性。”滿洲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滿洲里日報社總編輯徐紅梅表示,滿洲里正開發具有俄蒙異域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和木文化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推動玉石產業融入旅游,滿足高端旅游群體消費需求。
“系列活動和旅游線的打造,推動了中俄蒙毗鄰地區文化、旅游和經貿發展,并以其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融合化、惠民化的特點實現了多贏共利。”滿洲里市旅游局市場促進科解瑞奇說。
今年,滿洲里以推動旅游業提檔升級為總目標,在打造中俄蒙文化交融的跨境旅游休閑度假基地上深入破題。培育中俄蒙跨境環線自駕游線路,發掘和培育滿洲里-俄羅斯赤塔、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蒙古國烏蘭巴托、東方省喬巴山和滿洲里-俄羅斯博爾賈-蒙古國喬巴山兩條中俄蒙三國環線自駕游旅游線路,打造精品線路和高端旅游產品。
滿洲里尋求國內旅游市場,推廣“童行呼倫貝爾夏令營”,將孩子接到滿洲里,通過“送出去”、“迎進來”等多種形式,打造紅色旅游、鄉村游、研學游、老年游、自駕游、自游行、背包游的多元化旅游、療養模式。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大大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去年,滿洲里入境俄羅斯游客占全國四分之一以上,旅游總人數達65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完成45.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2.7億元,增長11.5%。
零下40度凍不住的“溫暖城”
冬季的滿洲里氣溫低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但這并凍不住滿洲里,更凍不了滿洲里人心。當然,并不是因為滿洲里有暖氣,而是因為滿洲里市政府將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惠及于民,把城市打造成為了一座“溫暖城”。
夜晚去滿洲里,未進入市區,就能看見屋頂和路邊燈光將城市照亮金黃,仿佛步入童話世界。“滿洲里是座不夜城,街邊燈由政府出資建設和維護。這種金黃色的燈光,能讓市民在寒夜中感受到溫暖。”滿洲里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
為讓市民冬天有更多的娛樂活動,同時滿足市民的健身需求,滿洲里提出要打造“500米半徑健身圈”,并將全市的健身場所免費向市民開放。據介紹,滿洲里24個公園、綠地、廣場,90條健身路徑全部免費向市民開放。
行走在301國道滿洲里市區段,能見到一個大“蒙古包”——滿洲里體育館,館內能開展籃球、羽毛球等許多體育項目。“冬天外面冷,當地人吃牛羊肉較多,以前吃完后想運動一下都沒地方去。”家住滿洲里市五道街的索敏表示,近兩年情況有了很大改變,城區所有運動場所都開放了,許多小區有了健身場所,出門就是“健身房”,業余生活很充實。
為讓老人過個溫冬,滿洲里市政府每年拿出幾百萬資金,推出銀發旅游項目,讓全市60歲以上的老人冬季去三亞旅游休閑。“為讓老人享受到滿洲里經濟發展成果,市政府在2012年的時候,將銀發旅游項目列為市政府十件惠民實事之一。未來,我們要讓全市2.7萬老人都去三亞療養。”說起銀發旅游,滿洲里市民政局福利中心副主任周英舒笑呵呵地說。
傍晚,在五星紅旗飄揚的國門,一列列貨運火車呼嘯而過,駛向與滿洲里遙相呼應的俄羅斯后貝加爾斯克,運到遠東乃至歐洲。滿洲里因草原絲綢之路而繁華,也因新思路而綿長了草原絲綢之路。
?
?
相關鏈接:
海南媒體絲路行采訪手記:回首絲路行 夢中聞駝鈴
海南媒體絲路行:兩地旅游互吸引 南西合作前景妙
海南媒體絲路行:伊寧概況
海南媒體絲路行:薰衣草香飄萬里 天馬奔騰旅游旺
海南媒體絲路行采訪手記:多種文化熏染 內心五彩斑斕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