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5年6月16日下午,習近平在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視察現代高效
農業智能溫控大棚。
二、至上法則
民生是我們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指的也是民生,可以說,黨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民生開展的。習近平指出:“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十三五”規劃也是民生規劃,民生至上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重視民生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更是中國共產黨的傳家寶,中國共產黨為民生而建、為民生而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的職責和義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國家的發展水平就會邁上一個大臺階,我們所有奮斗都要聚焦于這個目標。”
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首次與中外記者見面講話時,習近平鄭重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對中國夢作了深刻闡述。他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這也集中反映了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習近平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習近平又一次明確表示:“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就是要帶領人民把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好。”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創新社會治理,要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根本坐標,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深入拓展區域化黨建,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推動管理重心下移,推動服務和管理力量向基層傾斜,實現從管理向治理轉變,激發基層活力,提升社區能力,形成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就“十三五”規劃調研時指出:“抓民生也是抓發展。要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基礎上,積極引導群眾對居家服務、養老服務、健康服務、文體服務、休閑服務等方面的社會需求,支持相關服務行業加快發展,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使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有效對接、相得益彰。要著力保障民生建設資金投入,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保障民生鏈正常運轉。”
民生至上不僅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法則,也是每一個人民公仆的工作法則。只有把民生放在心上、放在至上的位置,工作才不會產生偏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