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4年12月13日下午,習近平在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農業園草莓大棚,
實地察看草莓生長情況。
五、創新法則
當下的中國,是改革的時代,創新的時代。“十三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應該體現創新法則,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念要創新、制度要創新、方法要創新;另一方面又要鼓勵全民創新,讓人民在創新中完成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習近平同志的系列講話中有許多關于創新的精辟論述。
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沒有創新人民也不會滿意。落后的理念、過時的制度、陳舊的方法,不僅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也根本無法帶領人民進入全面小康。2015年05月27日習近平在浙江召開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他指出:“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的競爭。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2015年6月18日習近平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性戰略調整,把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沒有創新就沒有改革,改革必須靠創新。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考察時強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活力,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發展也要靠創新。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 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在上海考察調研時指出:“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民生改善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艱巨的、復雜的工程。正如習近平所說:“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成果斐然的“十二五”、蓄勢待發的“十三五”,民生都是主題、都是核心。建設小康社會為了民生、民族復興也為了民生。遵循習近平同志講話精神中的五大民生法則,“十三五”規劃必將讓全體中國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
相關鏈接:
“十三五”:筑牢實體經濟之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