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解讀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之一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0月29日電(朱書緣)今天,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公報指出,要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就此,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他指出,回顧歷次五年發展規劃,我們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立足于民生改善。可以預見,“十三五”規劃會將民生問題的關注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未來五年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
楊宜勇談到,民生不僅事關民眾的基本生活質量,而且事關社會公正、社會安全以及經濟內需拉動等重大事項,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五年規劃”中是極其重要的內容。隨著人民對于民生改善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遠景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規劃意義的“五年規劃”與改善民生的關系將更加密不可分。因此,“十三五”規劃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將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楊宜勇分析,“十三五規劃”是在“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指導下制定的首個五年規劃,必須緊密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三五”是前所未有的歷史轉折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民生將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再是一個遙遠的目標,而是本屆規劃的最終目標,必須全面實現,雖然任務比較艱巨,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和難度,但是我們要知難而進,不折不扣地實現目標”,楊宜勇說。
談及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楊宜勇認為,落實“十三五”規劃,不僅是各級政府的責任,也與每個公民、每個企業的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振奮全民精神,一起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使勁。他認為,“十三五”期間,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應該得到極大改善,備受公眾關注的義務教育、延遲退休、生育政策、房產稅等問題,都將成為改善和發展民生的重要著力點。
?
?
相關鏈接:
楊宜勇:堅持共享發展理念?不折不扣實現“十三五”目標
從習近平講話悟出“十三五”的五大民生法則
“十三五”:筑牢實體經濟之基
五中全會閉幕 抓緊看“十三五”十大創富關鍵詞
“十三五”展望: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