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十三五的各項目標值得期待,至于如何達成這些目標,倍受關注。打開五中全會公報,會發現除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總共12頁的《公報》,用了將近8頁來來闡述實現“十三五”期間發展目標所必須堅持的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些發展理念,預示著我國將以怎樣的姿態沖刺全面小康社會呢?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表示發展理念的創新是《公報》當之無愧的亮點。
吳曉華介紹說,公報把發展理念的創新提到如此這樣的高度是前所未有的,發展理念的創新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我國要以發展理念的創新,來引領發展方式的創新,以發展方式的創新,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在發展理念短短五個詞語的概括中,創新被放在首位。事實上近年來創新驅動發展已經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實效,創新熱情持續高漲。來自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42.4萬件,同比增長21%。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6.1萬件,同比增長49%。PCT國際專利申請1.3萬件,同比增長15.7%,對此,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韓保江表示,創新并不僅僅是技術創新,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韓保江:“十一五的時候,我們把當時新中國建設放在了第一位,十二五實際上把擴大內需放到了第一位,這都是根據當時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確定的,這次中央高調強調創新,不僅講技術創新,而且講制度創新,發展的思路的創新,發展的模式創新,這個發展的內涵很豐富。應該說是全面創新。”
韓保江認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發展理念事實上凝聚著一個主線,那就是使中國經濟真正走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可循環、可持續的道路上。
韓保江解釋說,過去我國靠人口紅利,逐步成了世界工廠,現在中國勞動力不便宜,我國一個勞動力的工資相當于越南勞動力的2到3倍。過去說我國的土地便宜,現在土地逼近18億畝紅線,中國老百姓吃飯賴以生存的土地越來越稀缺,所以說我國現在應該說無論是從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環境要素不轉型,不創新,我國都沒有出路。因此中央把它提高到這樣一個新的高度。
如果說五個理念當中,有哪一個理念將會是讓每個人都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那就要數“共享”理念。吳曉華表示,共享事實上就是包容性發展、共同繁榮。
吳曉華說:“我們長期以來主張的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讓全體人民更加公平的分享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要增強發展的公平性。這些年我們發展的效率一直是強調的很多,但是發展的公平雖然我們強調了,但是沒有這次公報這么重視,我們要在效率和公平更加的兼顧平衡,通俗的說,包容性發展,就是共同富裕。”
?
?
?
相關鏈接:
網友熱議:全面二孩正當時?“十三五”期待更多幸福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