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情侶為什么不敢談論未來
“我們的父輩奉行毛主席的一句話‘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就是耍流氓’,但是我們這一代人很少有戀愛了就必須結婚的想法。其實,連父母都不一定認同以前的觀念了,他們不會這樣要求我們。”傅小谷認為,自由戀愛帶來最顯著的變化是,這一代對愛情的態度變得輕率了。
傅小谷正在讀研究生,他在大學校園里呆了六年,談過好幾個女朋友,卻甚少考慮結婚問題。在戀愛消費上,傅小谷始終堅持男方付賬,吃飯、看電影、買禮物、旅游等加起來,一年要花費一萬多,因而至今是“月光族”。直到臨近研究生畢業,他才考慮起成家的規劃來。現在,傅小谷花起錢來不像過去“及時行樂”那般瀟灑了,他學著父母那樣記賬,同時開始嘗試省錢——他本科時有“書癡”之稱,買起書來成箱論,現在卻習慣了借書和看電子書。
盡管如此,傅小谷仍然覺得以“月光”的現狀,自己很難對目前這份愛情的未來做出具體的規劃和承諾。他會留意目前的高薪行業,會與女友討論未來職業的選擇,“但從現階段來看,都是紙上談兵。”
相比無憂無慮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愛情更為沉重。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步入談婚論嫁年齡,但尚無獨立的能力,既無心揮霍青春,也無力承諾未來。傅小谷以自己的同學為例,除了家境比較殷實的,其他單身者都沒有找女朋友的打算。“許多人都不是應屆生,有些是工作了兩年才考來上海的。畢業后,他們先要考慮留滬,之后要考慮工作,再然后要考慮買房立足,最后才輪到感情。”
“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這句話如今已然紅遍大學校園,上一輩“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幾乎絕跡。有調查顯示,大學情侶的分手率達到81.7%,而且分手多半發生在畢業前后,現實的變數讓許多人放棄了愛情。
盡管上一輩在結婚時更加一貧如洗,但正如小莫所說:“壓垮愛情的,除了現實,還有觀念。現在的愛情與許多東西掛上了鉤,因而不會再如父母那樣,相依相伴就安樂滿足。”
隨著和小良交往的深入,小靜越來越理解父母幾條忠告的深意所在。她見過自己的同學因花心的“富二代”傷心欲絕,也見過分手后的男方列出支出明細,向前女友索回財物。盡管這種情況是少數,但小靜覺得用父母教導的方式去戀愛,讓她坦蕩心安,也贏得了小良的敬重。盡管前路不明,她也堅信“即使分開,他依然會懷念這段感情”。(本文人物均為化名)(張小葉)
?
相關鏈接:驚!大學情侶自曝同居照 尺度堪比冠希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