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今天(7日)召開的全省扶貧開發進村入戶調查培訓電視電話會議獲悉,12月8日起,我省從省直、市縣和鄉鎮抽調1200名工作人員,組成400個調查組,以2650元的現行貧困標準,利用一個月時間,對全省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狀況開展一次深入、全面、徹底的進村入戶調查,摸準扶貧對象、找準致貧原因、選準脫貧路子,切實解決好“扶持誰”、“扶什么”和“怎么扶”的問題。
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仍有農村建檔立卡13.2萬貧困戶、54.6萬貧困人口。這個會議的召開吹響了“十三五”期間我省脫貧攻堅戰的集結號。
調查組進村入戶后,還將幫助貧困村特別是貧困革命老區村莊分析經濟發展落后的深層原因,找準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真正根源。并對需要整村搬遷的村莊,摸清他們在基礎設施、生產發展、生活改善、能力提升、幫扶政策等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會議要求,要把這次進村入戶調查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作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實施。副省長何西慶強調,要按照“十項重點扶貧措施”,提出一戶一策的幫扶清單,按照“五個一批”的要求,提出一戶一策的脫貧計劃。要嚴明工作紀律,建立完善約束和激勵機制,實行調查責任制,確保全省扶貧開發進村入戶調查工作取得實效。
評論
精準扶貧,找準才能精準
張成林
12月8日起,我省抽調1200名工作人員,組成400個調查組,用一個月時間,對全省貧困村、貧困戶、貧困人口狀況開展一次深入、全面、徹底的進村入戶調查。
精準扶貧,成敗關鍵在于“準”。精準扶貧首先要解決“扶持誰”的問題,這就需要精準識別,找準扶貧對象。400個調查組對貧困目標進行全面排查,正是堅持靶子導向、精準扶貧思路的體現。需要注意的是,找準貧困目標,還需制定科學的評定標準,明確哪些人為貧困人口,防止鉆空子。同時,在信息采集過程中,要實事求是,公開透明,聽取多方意見,避免一刀切,形式化。找準貧困目標,只是精準扶貧的第一步,還需要對貧困目標進行精細分析,分清致貧原因,弄清真實需求,理清脫貧思路。只有準備工作到位,才能使精準扶貧真正既精又準,扶出實效。
?
?
相關鏈接:
實施精準扶貧發展優勢產業 海口瓊山76個貧困村脫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