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很流行的股市“四大質疑”,真相是這樣的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12-08 22:27

      編者按:近期,有關股市政策的“四大謊言”在網上炒作,一些說法既不是政策原文,也不是政府官員的正式表態,甚至有的連出處都找不到;但是,這些經過偽裝的“質疑謊言的謊言”,卻大肆傳播著。我們認為,這些人為制造的“假質疑”破壞了正常的傳播秩序,并且損害正常的股市運行環境,應當予以查處。

      在此,本報對所謂“四大謊言”的來龍去脈進行剖析,還原真相,以正視聽。

      “IPO半年內不重啟”純屬捏造

      ■本報記者?孫?華?

      近日,網上有傳言說,“IPO半年內不重啟”是2015年中國股市的一大謊言。記者就此查閱了中國證監會網站,并沒有涉及“IPO半年內不重啟”的官方說法;并在各大知名報刊和網站查閱,同樣沒看到這一消息。倒是在“股吧”中看到了這個說法。可見,所謂“IPO半年內不重啟”并非官方說法,純屬捏造的謠言。

      今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股市發生異常波動。證監會等部門為了維護市場穩定,推出了一系列維穩措施,其中,暫停IPO是其中一個重要舉措,但并預告重啟時間。11月6日,證監會宣布重啟IPO,并將進一步優化發行制度。

      不知從何時起,“股吧”里就傳出“IPO半年內不重啟”是2015年中國股市一大謊言的說法,讓人摸不著頭腦。記者在搜索查閱中發現,網上有一條2013年11月2日英國《金融時報》發布的《專家稱中國半年內不會重啟IPO》的消息,不知是不是好事者將其誤傳。追溯可以發現,2013年11月份的這個“專家預言”最終確實沒有兌現。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一些人借助互聯網上的隱秘角落,隨便發布不實信息,有的純屬捕風捉影,有的是對政策措施進行曲解,有的甚至編造謠言、煽動過激情緒。這些都對正常的股市運行造成干擾。因為,資本市場是基于信息發現和價格形成的市場,違反真實客觀原則的虛假或者誤導性信息將嚴重干擾投資者的決策判斷,會扭曲市場的價格信號,侵蝕市場運行的基礎,侵害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最終會對資本市場功能發揮產生不利影響。

      著名歌手那英曾經唱道,“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然而,如果網絡傳播秩序混亂,讓每一個投資者都有一雙識別虛假信息的慧眼,不僅成本很高,也不可能實現。所以,一方面,投資者要增強對謠言的“免疫力”,提高甄別真假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查處造謠傳謠的力度。也要提高新媒體、類媒體對于信息傳播的責任感和守法意識,防止信息傳播過程中對相關信息的簡化加工和斷章取義。

      “4500點以下券商自營盤不減持”并未取消

      ■本報記者?包興安?

      11月下旬,證監會下發《關于取消證券公司自營股票每天凈買入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于是,很多人指責說,7月4日21家券商作出的“4500點以下自營股票盤不減持”承諾被取消了。其實,這是誤讀。事實上,21家券商聯合公告“4500點以下不減持”,并不是證監會的規定,而是21家券商的自愿承諾;并且,其與“每天自營凈買入”規定是兩回事。

      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召開會議做出四項決定,其中之一是:“上證指數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并擇機增持”。

      11月24日下午,網絡上出現了證監會向各監管局發布的《通知》:“2015年7月9日為維護證券市場穩定運行,我會印發《關于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同做好維護證券市場穩定運行工作的通知》,就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維護市場穩定作出了部署。鑒于目前市場已經逐步企穩,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自我調節作用,恢復證券經營機構常規監管,現決定取消《維穩通知》第四條關于‘保持股票每天自營凈買入’的要求。”11月27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證監會日前下發了《通知》。

      對此,國泰君安最早做出表態,仍將繼續履行不減持承諾。

      國泰君安證券高管人員說,監管要求與公司自主承諾是兩碼事。監管機構推出這一舉措后,國泰君安證券仍將繼續履行21家券商聯合公告中“上證指數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并擇機增持”的承諾。據了解,業內同行也一致認同,這一聯合公告是證券公司自發做出的承諾,對股票市場平穩渡過異常波動時期發揮了正面作用,未來將繼續履行承諾,積極進行自營股票交易,股票自營規模不會低于7月3日余額,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師荀玉根表示,證監會的《通知》與“4500點以下不減持”是兩回事。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聯合公告》各條款,是券商針對當時股市大跌的自發承諾,與證監會的《維穩通知》有別,暫時沒有變化。

      實際上,券商自營盤“4500點以下不減持”的承諾是有前提的:一是上證指數在4500點以下;二是在2015年7月3日余額基礎上。顯然,券商自營余額超出7月3日的部分,不在不減持承諾范圍之內,是可以賣出的。同時還需指出,這項承諾只是與大盤點位掛鉤,而沒有與執行時間掛鉤。即便券商減持,只要保證自營余額不低于7月3日余額就可以。

      專家指出,“自營凈買入”和“4500點以下不減持”的確是兩回事。凈買入是主動性買盤與主動性賣盤之差,取消“保持股票每天自營凈買入”的約束,意味著券商可以在恰當的時機,選擇買入或賣出,對自營股票調倉換股。而“單日凈買入”與“單日凈賣出”,均不可以逾越“上證指數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并擇機增持”的承諾。

      “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其實只是一家之言

      ■本報記者?沈?明?

      今年的股市頗不平靜,僅以上證指數為例,6月12日攀上過5178.19點的高峰,8月26日也下過2850.71點的谷底,振幅超過80%。期間,新增投資者開戶數不斷創出新高:有在3000多點沉著入市的,也有在5000點沖動奔來的,投資者的心態隨著盈虧狀況一波三折。于是,各種情緒在網絡間宣泄,其中就有一條,指責“人民日報稱4000點才是牛市開端”誘騙散戶入市。

      然而,當《證券日報》記者以“人民日報”和“4000點才是牛市開端”為關鍵詞搜索后發現,雖然相關結果超過18000條,但這一觀點的發端并不是《人民日報》正報!而是人民網4月21日發表的一篇署名為“王若宇”的評論文章,標題確實是《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

      說到“4000點”這個觀點,我們必須把視線拉回文章發表時的市場狀態。上證指數4月10日以4034.31點創出階段收盤新高,站上4000點;到4月21日王若宇的文章發表,已是第8個交易日,當日收盤點位為4293.62點。之后大盤震蕩上行,在6月12日達到年內高點5178.19點。也就是說,4月21日之后的最大漲幅為20.60%。可見,文章發表時離年內高點還有一定距離,如果以此文章為入市依據,按照大盤漲幅計算,還有20%的平均收益空間。

      而當時還有更激進的說法,那么,為什么這篇文章或者說這個標題承載了遠遠超過文章本身更多的“內涵”呢?一位傳媒專家指出,這與該文在二次、三次傳播時被人為戴上了“人民日報”的帽子有關;從一定意義上說,是以訛傳訛了。

      當年這兩篇文章的發表,確實給A股市場帶來深遠影響,也讓投資者覺得閱讀黨報,把握風向非常必要。然而,《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有其規律可循,署名更是一目了然。“4000點”這篇文章顯然是個人觀點,是一家之言,并非官方聲音,也不是半官方聲音,更不是官方文件。

      報紙與網絡終歸不同,雖然《人民日報》與人民網有著直接的聯系,有很多資源是共享的,但畢竟各自定位不同,發稿審稿體系也不同。而前述個人署名文章并沒有放在網頁顯著位置,其權威性到底有多大,不言自明。何況,這篇文章中還有這樣的提示,“雖然4000點才是A股牛市的開端,但投資風險依然不能忽視。長期看,‘中國夢’會在資本市場有真實的反映——這并不是說,投資者就能夠把資本市場當作賭場,只注重短期投機,不遵循投資規律和投資邏輯。”

      需要特別提示一下,記者只花了20分鐘就找到了這篇文章的本源出處,相信大多數人也可以做到。如果你認為哪一條消息實在重要,請你也去看“原版”,好嗎?

      “推出指數熔斷機制”算不上延期

      ■本報見習記者?杜雨萌?

      上周五,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并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此之前,三大交易所于2015年9月7日發布《關于就指數熔斷相關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雖然從公開征求意見到正式實施僅有不到4個月的時間差,但仍有市場人士質疑出臺速度。

      三大交易所表示,放寬或取消漲跌幅限制會影響結算風險管理制度、杠桿類業務風控措施以及市場監察指標等現行制度安排,所以監管層需要權衡各方面的利益安排。在具體時間的推出上,難免會有適當的延期。

      財經評論家溫鵬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究制定指數熔斷機制,需要借鑒成熟市場經驗,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來沉淀的,因此,推出時間要視現實情況而定。

      “從實踐經驗來看,以美國為例,在其實行熔斷機制之后,股災發生的概率大大下降,近二十多年來幾乎沒有發生大的股災。目前A股開始實施指數熔斷機制,也是由于今年三季度我國A股市場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引進這種機制之后,可以減少股災發生的概率、延緩風險的發生,對維護市場的穩定是有利的。”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談及與現有漲跌停板制度的銜接問題時,溫鵬春指出,漲跌停板制度只是針對個股而言,對于整個股票市場來說還是難以控制的。

    ?

    ?

    相關鏈接:

    國盛證券裘強:牛市遠未結束調整 只是為股市過萬點加油
    股市明年元旦起施行熔斷機制漲跌5%暫停交易15分鐘
    A股創3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股市去杠桿加碼
    地下錢莊成國企腐敗及股市洗錢通道
    四項要求指引方向 股市改革好戲連臺
    土擊落俄戰機致資本市場劇震 多國股市下挫

    ?

    相關鏈接:
    土擊落俄戰機致資本市場劇震 多國股市下挫
    四項要求指引方向 股市改革好戲連臺
    地下錢莊成國企腐敗及股市洗錢通道
    A股創3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股市去杠桿加碼
    股市明年元旦起施行熔斷機制漲跌5%暫停交易15分鐘
    國盛證券裘強:牛市遠未結束調整 只是為股市過萬點加油
    [來源:信息轉載] [作者:孫華 包興安 沈明 杜雨萌 ] [編輯:林明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