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其自動烘干運輸系統。
在山東造紙業固體廢棄物、危險廢棄物排放受到有關媒體質疑后,近日,山東省環保廳邀請環保NGO組織、網友及媒體,對問題涉及的晨鳴、陽光、華泰和博匯四家造紙企業的固廢、危廢處理進行了實地考察。
記者在對上述企業所涉問題探訪后了解到,目前僅剩的壽光田柳鎮廢塑料垃圾已清理過半。此外記者了解到,對山東固廢、危廢的整體排放情況,山東省環保廳正在進行摸底調查。
晝夜加班
賠多少錢也要 把這些廢塑料運走
12月8日晚間,數輛大型運輸車頻繁出入于壽光市田柳鎮的一處廢棄窯廠。跟隨這些車輛進入,幾米高的廢塑料垃圾就成堆地出現在了記者眼前。
這些垃圾的擁有者是當地居民張福德。“這里占地100畝左右,最多的時候共有3萬噸廢塑料片。”他告訴記者,11月底以來,在當地政府的要求下,他雇用運輸車輛,幾乎晝夜不停地運輸,至8日晚間已運出6000噸左右。
“大部分廢塑料片都運到垃圾處理廠進行焚燒。”張福德說,為了最大限度減小損失,他又在別處租下幾間倉庫,把還能利用的部分運至倉庫處暫存。
據張福德介紹,2013年,他的這些廢塑料垃圾,是從一名張姓承包商手中購得。“每噸40塊錢,買了3萬噸左右,加上在其他方面的投資,花費1000萬元左右。”張福德告訴記者,他買廢塑料片是為了賣給各地制作塑料顆粒的企業,“以前市場好,不愁銷路。”
“張福德所說的張姓承包商,來自北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壽光市環保局局長田太卿表示,該企業從山東晨鳴紙業購得廢塑料片后,試圖建設一個廢塑料煉油項目,但因為未通過壽光市及山東省的審批,就轉手賣給了張福德等人。
2014年3月,壽光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在巡查時發現了張福德的這處廢塑料片存放場地,確認這一項目“未經環保部門審批,擅自開工建設并投入生產”。依據相關規定,壽光市環保局向其下達了關停通知書,限其在2014年3月14日前自行關停廢舊垃圾分類項目,拆除生產設備并恢復原狀。
“差不多從那時候開始,市場變得很不好,廢塑料片賣不出去,就一直拖著沒有運走。”張福德承認,他想等市場變好之后再做處理。“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下達關停通知后,他拆除了洗車平臺等設施,沒有新購入廢塑料片。”田太卿說。
“收到關停通知書的時候,還剩下1萬多噸,現在運得只剩4000多噸,再運十多天就可清理完成。”張福德表示,他現在自費運走這些廢塑料片,已經賠了700多萬元。“以前不懂環保法,沒有這個意識。”他說,自11月底以來感受到環保壓力后,賠多少錢也要趕緊運走這些廢塑料。
廢物利用
脫墨渣做燃料 污泥養蚯蚓
張福德買下的廢塑料片,只是山東晨鳴紙業產生固廢、危廢中的一種。“還有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脫墨渣和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晨鳴紙業每天會產生500噸左右的脫墨渣,以及1050噸左右的污泥。
據晨鳴熱電環保科負責人吳永林介紹,晨鳴紙業集團新聞紙車間產生的脫墨渣,其水分含量少的部分會臨時存放在做過防滲處理的地方,水分含量高的則被送入自備熱電廠的干化運輸系統。
“這套系統于2013年1月開始運行,采用太陽能熱量和鍋爐余熱對這些脫墨渣進行烘干,日處理量可以達到200噸左右。”吳永林說,經過烘干處理,脫墨渣中的水分可以從60%降至25%,因為其中含有較多植物纖維,就可以作為燃料使用,“大約7噸干脫墨渣可以頂1噸煤。”
“我們也是在把它與煤混合燃燒后才發現的,燃煤鍋爐所排煙氣的二氧化硫濃度可以降低,這些烘干后的脫墨渣還能作為脫硫劑使用。”吳永林說。
晨鳴紙業每天產生1050噸左右的污泥,則被壽光蔡倫中科肥料有限責任公司及壽光龍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污泥養殖蚯蚓項目消化。“我們每天能處理240噸造紙污泥,經過發酵、腐熟和加入復合微生物、造粒等環節,做成有機肥料。”蔡倫中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晨鳴紙業的造紙污泥中,絕大部分成分為植物有機質,生產過程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剩余的污泥被用來養殖蚯蚓。據介紹,龍昌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在北臺頭村有200畝鹽堿地,通過蚯蚓的改良,讓污泥變為可改善鹽堿地的土壤。
心中有數
山東正給排固廢 危廢的企業上戶口
晨鳴紙業每天產生的固廢和危廢類別,在山東極具代表性。12月8日至10日,記者陸續走訪了位于昌樂的山東世紀陽光紙業集團、位于廣饒的華泰紙業以及位于桓臺的博匯紙業。
廢塑料片、造紙污泥及脫墨渣,是目前山東造紙行業產生的主要固廢和危廢種類。對這三類廢棄物的處理,部分企業之前確實存在問題。據悉,2013年5月,因填埋場未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要求,華泰紙業被國家環保部掛牌督辦,限期該企業于2013年底治理完成。此后,華泰紙業委托山東環科院編制了治理方案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進行治理建設。2013年12月環保部對填埋場掛牌督辦工作進行了摘牌驗收,解除了掛牌督辦。
據山東省環保廳介紹,2014年8月,昌樂縣環保局在日常監察中發現,山東世紀陽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是塑料片),擅自傾倒在孤山西側廢舊石坑內。昌樂縣環保局對該企業依法進行了立案查處,處罰人民幣十萬元,同時要求企業對傾倒固廢的現場進行清理。12月9日記者來到孤山西側廢舊石坑處時發現,該企業已將現場清理完畢。該企業副總經理趙國增表示,下一步將自建廢塑料片處理項目,以解決產生的固廢問題。
據記者了解,截至2012年底,山東省申報登記的產廢企業近4000家,危險廢物年產生量1400多萬噸(其中造紙黑液1000多萬噸)。隨著山東造紙業格局的變化,數據也在發生改變。
“目前我們正在通過清理違規項目,對山東省的固廢和危廢排放情況進行進一步摸底調查。”山東省環保廳固廢土壤處處長吳松民介紹,此前盡管統計過全省的固廢和危廢數量,可因為違規項目的存在,數字并不準確。
“清理違規項目,就像是以前沒有戶口的現在重新上戶口,這樣有戶口的企業所產生的固廢和危廢就更清楚了。”吳松民說,目前山東省也已經出臺固廢、危廢處理相關規范。
?
?
?
?
相關鏈接:
潘岳:環保部門要善用互聯網和新媒體 促進環境法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