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
掃活常落空載客量降三成
上月底的持續霧霾,的哥張師傅切身感受到霧霾對他的影響。
晚上6點,張師傅接了車,開始12個小時的夜班。濃濃的大霧,給晚高峰帶來的壓力更加大。東四環通往京通快速的出口,車輛開始擁堵。車輛行駛十分緩慢,張師傅的車雖然在橋上,但是他卻看不清前方到底堵了多遠,“前面到底什么情況也不知道,只能跟著往前蹭。”
晚高峰中,張師傅沒有閑著,一直拉著活,在被濃霧籠罩的道路上走走停停。張師傅只能看到四五十米內頻頻亮起的剎車燈,連片的燈光卻被濃霧沖淡。過了晚高峰,張師傅在東三環外的一家小面館吃了一碗熱湯面,開始沿著東三環由北向南“掃活”。他開始經過以往夜班中常常能撿到活兒的寫字樓和商場,但是一無所獲。
在車內的廣播中,整點新聞后的天氣預報也在播報著空氣指數。“指數幾百還是爆表什么的,對于我來說沒有什么概念,但是打車的人少了,跟這污染天氣有很大的關系。”在張師傅看來,除了早晚高峰仍舊擁堵外,平日里路上的車輛都少了許多,“就跟過節似的感覺,這就說明很多人能不出門的就都不出門了。”
而這種情況也直接讓張師傅的生意受到了影響。在一條平日繁華的街道,開了很遠,張師傅才發現兩個年輕人,在他們旁邊放慢了速度,但是兩人并沒有打車的意思,直到駛出街道,張師傅也沒有拉到客人。“平時這條街上,不管多晚都能遇到至少十幾二十個人,幾乎沒有空車出去的時候。”
“跟好天兒的時候比,拉客人的數量怎么說也得少了三成。”張師傅在昏黃的霧氣中仔細尋找著打車人,“稍微不留神都看不清有人在路邊招手呢。”
酒吧
客人少三四成豪車也少了
11月28日,周六的晚上濃霧持續加重。在后海附近的一家酒吧中,幾個朋友在音樂聲中討論最多的是霧霾。“走出酒吧,一股直穿喉嚨的氣味就瞬間沖進嗓子。”一名從酒吧走出的年輕人說,天氣預報播報空氣污染指數超過400,他感覺都快窒息了。
阿楠在一家美發店擔任設計總監,周末晚上本應是他最為忙碌的時候,但是那個周末卻是例外。“客人很少,幾個說是要來做頭發的客人因為天氣不好都沒來,店也提前關門了,很多小工在店里互相染著頭發。”阿楠和朋友約著去酒吧坐坐,在他的周圍同樣感受到了人少,很多桌都空空如也,沒有客人。
周末的三里屯本應喧鬧,眾多豪車會出現在酒吧附近。“在那里夜生活的年輕人都少多了,酒吧門前的豪車和打車的人都少多了。”一名的哥在三里屯的諸多酒吧前發現,這樣的情形與平時喧鬧的場景不相符。
后海一家酒吧的老板說,在霧霾嚴重時,酒吧的生意自然也受到了影響。“空氣指數一爆表,來酒吧的人就能減少三到四成。來這都是消遣的,很多人不愿意在這樣的天出來玩。”霧霾天中,酒吧老板送了阿楠和鄰桌酒。“可能是表彰我們這種天還出來泡酒吧的勇敢吧。”阿楠苦笑著。
幾天后,霧霾再次籠罩京城,北京市首次發出霧霾紅色預警。在李新的朋友圈中,許多人發出“等風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