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閉幕。16日到18日,來自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中外嘉賓,共度3天的“烏鎮時間”。在這三天里,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成為大會的主線。“網絡主權”、“一個目標”、“四項原則”、“五點主張”成為網上搜索熱詞。
昨日,閉幕式上,中外嘉賓濟濟一堂。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紀錄
昨天下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閉幕。16日到18日,來自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中外嘉賓,共度3天的“烏鎮時間”。
在這三天里,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成為大會的主線。“網絡主權”、“一個目標”、“四項原則”、“五點主張”成為網上搜索熱詞。
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16日從倫敦趕到烏鎮。一見到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就說,“我剛從倫敦來,那里也在熱議烏鎮峰會。現在,全世界都在聚焦烏鎮,全世界都在傾聽中國!”
魯煒在致閉幕辭時說,連日來,“烏鎮時間”成為網絡熱詞。網民們說,這3天屬于烏鎮,屬于全球互聯網人。
17日,古永鏘(優酷CEO),周鴻祎(奇虎360董事長)、馬化騰(騰訊董事長)、李彥宏(百度董事長)、程維(滴滴出行CEO)(從左到右)發布會上熱議“如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2000多嘉賓,中外網絡大咖烏鎮論網
規格遠超去年,本屆大會共有2000多名中外嘉賓與會;外國嘉賓中,來自美國的代表最多
今年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規格”: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主旨演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劉云山主持開幕式。
其他出席的政要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國務委員楊潔篪,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外交部長王毅、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工信部長苗圩、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等。
這個規格遠超去年。復旦大學副教授沈逸對此解讀稱,規格的提高說明中國在認真把互聯網大會當做自己的主場。
外國嘉賓方面,不僅人來得多,而且規格非常高。
俄羅斯等多國領導人在烏鎮聚首。此外,還有近50位外國部長級官員與會。他們都是主管本國通信、網絡等核心領域的大員。這些人濟濟一堂,非常罕見。
值得一提的是敘利亞的通信主管官員,目前國內局勢緊張,仍然堅持參會。在他看來,習近平主席對互聯網的觀點都很中立、平衡,強調了互聯網領域的各國合作。“這對于世界上的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
出席會議的還有四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施瓦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他們不僅是嘉賓,也是“主人”。這四個國際組織參與主辦了大會的分論壇。
這些組織參與的論壇,話題涉及可持續發展、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都是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
四位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都表達了對中國向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分享經驗的贊賞與期待。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向大會發來賀信。他說,信息與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可以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注入動力,歡迎中國繼續同發展中國家分享經驗和知識。
法迪·切哈德、維納·措恩,這些在世界上有名的互聯網大佬,都是第二次參會,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老朋友”。
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大咖也齊聚烏鎮。
楊元慶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在烏鎮小飯館的合影,這張照片傳遍網絡。一起吃飯的,有馬化騰、李彥宏、張朝陽、丁磊等人,還有姍姍來遲的雷軍。有媒體說,這個飯局上的人占據了中國互聯網“半壁江山”。
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不少類似海爾這樣的傳統制造業企業,也來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
據介紹,本屆大會共有2000多名中外嘉賓與會。這些嘉賓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600多位互聯網企業領軍人物、互聯網名人、專家學者。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此次參加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外國嘉賓中,來自美國的代表最多。
參會的美國企業界代表,除了思科、IBM、微軟、蘋果、高通等IT業的“八大金剛”,還有Airbnb(空中食宿)、領英等新銳互聯網公司,以及布萊爾資本等著名創投公司。
17日,騰訊、阿里巴巴、三星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組成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企業聯盟在論壇上宣布成立。
五點主張,中國方案獲得各方贊賞
美國網絡媒體人墨菲說,習主席的主張,應該得到全世界所有理性和明辨是非的人們的贊同
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引發海內外專家、媒體的關注和熱議。
輿論認為,這些主張為網絡治理提供了“中國方略”,體現了中國的道義和擔當,更彰顯了中國要從互聯網大國發展成為互聯網強國的決心。
魯煒在致閉幕辭時表示,習主席的演講,贏得了與會嘉賓的高度認同和積極呼應,贏得了國際社會的熱烈反響和普遍贊譽,唱響了網絡空間激昂有力的“烏鎮聲音”。
魯煒表示,大家普遍認為,習主席的演講體現全球視野、充滿中國智慧,提出了全球互聯網治理的中國方案,反映了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聲。
與會的各國政要、專家也紛紛點贊。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說,我很歡迎習主席提出的建議,這些都應該得到很認真的考慮。
“習近平主席的五點主張,提了很多現在國際社會也在討論的問題,”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說,“中國在互聯網治理方面,堅持原則,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得到諸多點贊,不是出于“禮貌”,而是出于認同。智利交通電信委員會主席吉多希拉爾迪認為,習主席提出的促進公平正義、反對單邊主義和幾個國家說了算的主張,符合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和意愿。美國網絡媒體人墨菲說,習主席的主張,應該得到全世界所有理性和明辨是非的人們的贊同。
習近平提出的“五點主張”受到美國專家好評。媒體報道稱,美國智庫東西方研究所的網絡政策專家格雷格·奧斯汀表示,今年中國在網絡空間合作方面邁出的步伐比外界預測的要快得多。
10大論壇,22個議題構建命運共同體
場場爆滿、場場超時;一個很大的變化是,更多的國外政府和企業來尋找與中國企業合作的機會
從16日至18日上午的兩天半時間里,大會共組織了10場論壇,其中包括22個議題。
這些論壇包括數字中國、數字絲路、網絡安全、互聯網+、海峽兩岸互聯網發展等,還有一場網絡安全高層閉門會議。
這些議題,都圍繞“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展開。
據介紹,上百位中外嘉賓共作了328次富有創見的演講和發言,萬余人次參與,場場爆滿、場場超時。
因為記者眾多,有些場次的論壇憑邀請函才能入場。尤其是有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互聯網大咖參與的論壇,更是“一票難求”。
國家網信辦副主任任賢良表示,世界互聯網大會已成為各方加強交流對話,促進國際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推動全球互聯網更好發展的重要平臺、橋梁和紐帶。
世界經濟論壇首席商務官兼執行董事會成員穆拉特·辛美斯稱最感興趣的議題是“智慧城市”,與會嘉賓討論了如何通過互聯互通的網絡,為在像北京這樣的超級都市里的居民們提供更好的交通工具和提升運力。
美聯社發文稱,“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到,各國應該加強溝通交流,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使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
“很多事情是我們不擅長的,會發現很多公司跟我們能夠互補。目前的發展狀態和趨勢都是很健康的,我對未來的情景感到樂觀。”李彥宏在談及“寡頭化”趨勢下如何求同存異時稱,中國互聯網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合作的可能性會變得越來越大。
一位參加報道去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記者發現,今年的論壇上一個很大的變化是,更多的國外政府和企業來尋找與中國企業合作的機會。
17日,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人們在圍觀機器人。
一個展覽,258企業勾畫網絡未來圖景
從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可以暢想未來五年互聯網將如何影響中國;越來越多的人將在虛擬空間得到現實紅利
16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視察。習近平看到的,是中國頂尖的互聯網技術。
參加展覽的258家企業,既給了BAT這樣互聯網巨頭互飆尖端技術的機會,也給了小型創業公司展示的平臺。
博覽會設置的發展理念區、“互聯網+”主題區、創新展區和專場發布區四大板塊,詮釋中國互聯網21年的發展歷程,展示國際互聯網最新技術和產品的應用。這里展示的,是中國網絡未來的圖景。
百度無人車,在展覽開幕之前剛剛完成了實際路測。借助于地圖定位等技術,在正常車流中,它完成了變換車道、掉頭等動作。
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已具備世界級安全能力,每天防御超過數億次Web攻擊;360公司展示的是自主研發的“全球網絡攻擊實時監測預警系統”,能實時捕獲發生在全球的網絡攻擊。
另外,中國電信的5G技術和工業云平臺、中國自主可控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SAP的工業機器人,IBM的認知計算等均為首發產品及技術。
新京報是展覽中唯一的平面媒體代表。在互聯網+的轉型大潮中,這份報紙堅守新聞原創,擁抱新技術新渠道,打造擁有數字版、微信矩陣、大燕網、動新聞、熱門話題客戶端等多個新媒體品牌的“全媒體內容原創生產平臺”。
當然,這里并不只是炫技的平臺,“人文情懷”讓技術充滿溫度。
“你們好!你們現在的生活好不好?”16日下午3點半,習近平通過視頻與養老院的老人“隔空”對話。
在那一刻,這個率先在烏鎮試運營的“互聯網+養老”體系進入全國視野,集納了線上線下系統,通過信息平臺、物聯網、互聯網APP,能夠實現對老人的全方位監護。
為期4天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吸引了業內外人士的關注,新華社發文稱,從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可以暢想未來五年互聯網將如何影響中國。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在虛擬空間得到現實紅利。
31位高參,中國互聯網匯聚全球智慧
“高咨委”聯合主席法迪·切哈德說,希望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為一個創新治理的討論之地
昨天下午,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表示,大會經“高咨委”提議發布了《烏鎮倡議》。
“高咨委”的全稱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組委會秘書處高級別專家咨詢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匯集了31位頂尖的中外互聯網領域的“大咖”。他們均是來自政府、企業、學術機構、技術社群等方面的頂尖人才。
16日正式成立的“高咨委”,由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和國際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總裁法迪·切哈德擔任聯合主席。
法迪·切哈德在擔任聯合主席后,接受了新京報專訪。他說,作為聯合主席,我想有兩個角色要擔當:第一個角色,是和中國政府分享我在世界其他地方聽到的聲音。第二個角色是向世界分享我對中國的認識。很多時候中國被誤解,我想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和誠意去和很多人分享我聽到的、看到的真實中國。
法迪·切哈德希望能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世界互聯網大會繼續舉行,成為一個創新治理的討論之地,不光是“創新技術”,而是“創新治理”全球互聯網。
大會閉幕時,經高咨委討論,大會組委會提出《烏鎮倡議》。
任賢良介紹,《烏鎮倡議》集中反映了有關各方推動網絡空間建設、發展和治理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的愿望和責任,進一步增強了國際社會對加強網絡空間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信心和決心。
他表示,《烏鎮倡議》成為國際互聯網發展和治理領域的重要成果,被譽為“互聯網歷史上的里程碑”。
多邊治理,烏鎮峰會成共享共治起點
法迪·切哈德表示,我們需要一些地方來討論如何實現創新治理,而烏鎮就是這樣的場所之一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最后一天上午,一場重量級分論壇成為各界聚焦。
“我們不再和過去糾纏,要真正挽起袖子來干活,真正開始努力了。”說著,演講中的掌管互聯網域名分配的ICANN總裁法迪·切哈德脫去了身上的外套,表明了要大干一場的決心。
這場論壇涉及大會的關鍵議題:“網絡空間治理”,出席嘉賓也充分反映了這次大會對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追求:ICANN現任和前任總裁兩人同臺論道,均表達了對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的欣賞。
國家網信辦與工信部兩大部門領導聯袂解讀網絡治理,向國際嘉賓詮釋了習近平的網絡治理理念。
去年,魯煒在參加ICANN大會時提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互聯網。在此基礎上,中國也在互聯網治理的復雜議題上發出主導聲音。
來自國際組織、民間社團、技術社群領袖、學界等對未來互聯網治理具有話語權的專家們不斷地在各自領域建言。
全球創新治理委員會副主席戈登·史密斯提出,可以先成立一個智庫,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全球互聯網治理協會。
ICANN前總裁羅德·貝克斯特朗認為,中國政府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適應,有著很強的韌性,中國對未來互聯網治理模式的設計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馬爾代夫財政部長穆罕默德·阿什馬勒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世界互聯網大會很好地體現了團結協作、互通互聯的精神。“中國政府能以那么開放的姿態舉行這樣的大會來討論互聯網治理問題,令人印象深刻。”APNIC秘書長保羅·威爾遜對新京報記者說,“這顯示中國愿意與世界分享自己的現實,一起合作,一起推動互聯網的發展,一起從中獲益。”
在與會嘉賓看來,互聯網治理上,舊的方式已行不通。
“我們必須創新治理,我們也需要一些地方來討論如何實現這種創新,而我覺得烏鎮就是這樣的場所之一。”法迪·切哈德對新京報記者說。
聲音
我很歡迎習主席提出的建議,這些都應該得到很認真的考慮。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
希望能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世界互聯網大會繼續舉行,成為一個創新治理的討論之地,不光是“創新技術”,而是“創新治理”全球互聯網。
——ICANN總裁法迪·切哈德
?
?
?
相關鏈接:
萬物互聯驅動產業變革——互聯網技術與標準論壇側記
對話維納·措恩:中國互聯網發展正從量變走向質變
互聯網共治勢在必行
讓互聯網充滿正能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