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接近尾聲,“春節文明七日談”也臨近收官。幾天來,不少讀者或網上跟帖,或發來郵件,大多數人關注的是文明養成的路徑。
的確,文明在細節,價值有載體,落細落小落實是文明養成的關鍵。透過春節假期這個文明的窗口,人們既看到了旅游景點井然有序的長長隊伍,也看到高速公路應急車道上的違規“野餐”;既有對雨夜苦等失主的年輕人的點贊,也有對為了逃票誤上懸崖者的鄙薄。文明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有著極強的標志性和感染力,不文明的舉止像感冒一樣傳播很快,而樹起一個文明的標桿,它所帶來的正能量同樣能照亮一片廣闊的時空。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但不得不承認,國民的文明素養與發達的現代文明還有一定距離,要讓整體文明水平上一個臺階,還需要付出長久的努力。有研究表明,在我們的社會里,個體的文明表現強于團體,女性強于男性,青少年強于成年。這樣的結論既讓一些人汗顏,也給人以希望。它說明,在文明養成上,我們有基礎也有條件,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一點一滴涵養文明,則禮儀之邦復興有望,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
?
相關鏈接:
限制不文明旅客須有法可依?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