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南豐鎮教師符木里堅守“孤島”教學點28年
“只要有一個孩子在,我就留下來”
松濤水庫南岸有一處半島,三面環水,背靠一條沒有路的大山,村民出行只能靠漁船穿越水庫,從地理環境上講,這是一座孤島。
半島地屬儋州市南豐鎮,島上有一個教學點,符木里是教學點的唯一老師,才49歲就鬢角發白的他在這里已待了整整28年。
28年前,高中畢業風華正茂的他望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渴盼上學的眼神,滿口答應了村支書的請求留下教書;28年里,他堅守在志文教學點,將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村。
盡管學生越來越少,盡管家已搬到孤島對岸熱鬧處,他依舊堅守在這里,他說,只要有一個孩子上學,都要堅持下去。
去留之間,他毅然留下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因修建松濤水庫,由蓄洪區遷往南岸的村民組建了志文村。水庫蓄水后,漁船成了家家戶戶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因為交通不便,志文村孩子們的讀書就成了老大難問題。在符木里之前,志文小學的教師走了又來,來了又走,待在這里的最長記錄是兩年。“如果送孩子到對岸的鎮中心學校去讀書,往往是一兩個月才能回家一次。”
符木里是志文村人。1988年,他高中畢業,正值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伊始,瓊島大地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機遇,符木里也盤算著到外面闖一闖。臨行前,他在村里待了一段時間,當他走進志文小學的教室,卻發現這里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教師荒:唯一的老師又走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實在派不出愿意到此任教的老師,三十多個孩子正等著老師給他們上課。
在教室門前,村支書對符木里說:“小符啊,你是本村人,又有文化,孩子們出門上學不容易,你就留在這里當一名代課老師吧。”看著課桌前一張張稚嫩的小臉,符木里準備到外面闖一闖的腿再也邁不開了,他留了下來,以代課老師的身份走上了講臺。
這一留,他就待了28年
符木里依然記得當時志文小學辦學的困難,教室設在一間破舊的倉庫里,土坯茅草房,墻上經常爬滿不知名的蟲子。僅僅在上了一個月課后,一場狂風暴雨就將教室吹塌了大半。
望著只剩下半間的教室,符木里后悔了,后悔為什么要答應留下。他盤算著一定要和村支書說說,能不能另找人代課。
第二天,符木里召集孩子們宣布放假,在倒塌的教室門口,孩子們齊刷刷地站成一排,幾個年齡稍大的孩子扯著他的衣角,怯生生地問:“符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再回來上課?”
符木里的心一下就軟了,他咽下告別的話語,安排孩子們暫時放假事宜后,就急急找到村支書,要為孩子們尋找臨時教室,要村支書趕緊打報告修建新教室。
在符木里和村里的努力下,上級主管部門很快撥下款來,由于建材運輸不方便,四間教室斷斷續續修建了三年多時間才竣工。1992年,孩子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符木里也下定了留在這里為孩子們教書的決心。
2000年,已經堅守12年的符木里轉正成為公辦教師。另兩位代課教師由于未能轉正離開了講臺,符木里一人承擔起了一年級到三年級所有課程的教學任務。
為了孩子,他決定一直堅守
2005年,符木里一家在南豐鎮上買了房,妻子也在鎮上找到了工作。但符木里依舊堅持在志文村里給孩子們上課。
近幾年,志文村的人口越來越少,村里適齡兒童人數也越來越少,如今只剩下兩名學生。南豐鎮中心學校多次提議撤并志文教學點,讓符木里到鎮上工作。但每一次,符木里一想到教學點撤并后,孩子要坐一個多小時的船到對岸讀書,特別是一些家庭貧困的孩子一兩個月回不了一次家,再看著那些要求他留下來的村民和孩子,便一次次打消了走的念頭。
為了調回鎮里工作的事情,妻子不知和符木里吵了多少次。但每次他都是用一句話拒絕了妻子的要求:“我這樣走了,那些孩子上學怎么辦?”
符木里說,長期以來因為交通不便,志文村一直處于貧困狀態,特別是近幾年村民賴以生存的橡膠價格一路走低,大部分村民人均年收入還沒有達到貧困線以上,這些家庭的孩子因為經濟收入的原因,不得不留在村里上學。
“為了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們,我也得留下來。”符木里說,今年9月份,村里還有兩名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他們的家長也希望能夠就近在村子里讀書,只要有一個孩子在,他就要留下來。
?
?
?
相關鏈接:
海南今年將公派20人出國留學 中學英語教師可申報
OECD開展教師教學國際調查:上海多項指標排國際前列
云南一教師涉嫌侵吞學生生活補助數十萬 被控兩罪
海南調查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情況 科學配置教師資源
海南將實施鄉村教師全員培訓 每次培訓不少于2天
小學教師“轉型”做教授不是損失
南郵跳樓事件當事導師被撤教師資格 曾言語侮辱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