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長安街南側國家開發銀行總部大樓門前的牌坊,近日被連夜拆除。新華社的報道說,現場還有手持對講機的人員阻止記者拍照。不管是連夜拆除,還是阻止記者拍照,或許都是為了一個目的——盡量不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以減少由此帶來的議論甚至是輿論壓力。
低調、再低調,已經成為不少單位在新環境下的“新常態”。尤其是涉及廉政和反四風的事情,處理時更是無比慎重。但很多時候,涉事單位越是希望低調,卻越容易適得其反、事與愿違。很快,“國開行的牌坊被拆了”的消息就迅速傳遍網絡,不少人都在好奇:為什么要拆?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面對公眾關切,國開行不再沉默。2月28日下午,國開行新聞處公開了拆除原因:根據中央第五巡視組反饋意見及長安街沿線景觀、照明等統一要求,國開行對辦公大樓門前的牌樓進行了整改。今年2月3日,中央第五巡視組向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反饋了專項巡視情況。據“政事兒”分析,從反饋內容來看,雖然沒有直接提到牌坊,但說到“鋪張浪費、享樂奢靡問題突出,辦公用房嚴重超標,在多地建高檔豪華賓館,閑置浪費嚴重”這一條,牌坊恐怕脫不了干系。原來是巡視的結果。
這座仿古牌坊宏偉氣派,雕梁畫棟,上有九龍,因此也被稱為“九龍牌坊”,自建成之日起就是長安街邊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如此金碧輝煌的建筑,當初建造的時候想必耗資不菲,如今拆除也要花不少錢。這一拆一建,不知多少公款打了水漂。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么個鋪張浪費的東東,原本就不該建。那么,是誰決定要建的?怎么立的項,是否經過了相關審批手續?特別是作為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為了支持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單位,建牌坊的錢是從哪里來的、以什么名義入的賬?這當中是否還存在財務把關不嚴或其他更嚴重的問題?
可能有人會說,牌坊已經拆了、問題已經糾正,就不要繼續追問、揪住不放了。其實不然。公開資料顯示,國家開發銀行總部大樓的竣工時間是2012年12月,牌坊建成的時間想必也差不多,這才不過短短幾年時間,說其是“歷史遺留問題”似乎不妥。即使當中換過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也不能就此不了了之、既往不咎。該追究的責任,還是必須追究。否則,恐怕很難懲前毖后,讓后來者警醒。更何況,反對鋪張浪費不是現在才有的,一直以來都有這方面的要求,某些單位和某些人為何置若罔聞?
據悉,針對中紀委反饋的情況,國開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在2月3日的反饋會議上表示,認真貫徹落實巡視整改要求是國開行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國開行將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果斷的行動、最有力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落實工作。話語很鏗鏘、態度很堅決,但能否說到做到,關鍵看行動。國開行的牌坊不要“一拆了之”,牌坊拆了,反思還須繼續。有形的牌坊拆起來不難,難的是徹底根除某些領導干部心中存在的不正常“官念”,比如好高騖遠、好大喜功、熱衷于面子工程等等。同時,對由此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監督制約機制形同虛設的問題,亦須及時亡羊補牢、查漏補缺。
?
相關鏈接:
海南國資系統被指腐敗案高發 企業虧損領導照拿高薪海南新聞界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海南省委領導約談4個縣2個國企主要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