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先生剛買車不久,就接到一個電話,說有3000元燃油補貼,對方對車主的信息是一清二楚,說得頭頭是道。李先生信以為真,結果被騙1萬元。李先生想通過此事給市民提個醒,在接到這類電話時,一定要到相關部門查證,以免上當受騙。
據李先生介紹,2月4日,他在南二環一家4S店貸款買了一輛價值5萬元的車,首付3萬元。2月28日17時許,他接到一個歸屬地為北京的電話:“你是不是剛買了一輛車?”電話中的男子自稱是該汽車品牌總代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李先生的姓名、購買車輛的具體型號、車牌等信息都了如指掌。他告訴李先生,因為國家燃油補貼和稅務法調整,李先生所購買的車享受國家財政部門特批的燃油補貼,補貼金額為3000元,請他立即和相關部門聯系,并給了李先生一個電話號碼。
隨后,李先生撥通了那個電話,接電話的是個女子,該女子要求李先生提供銀行賬號以便匯款,并讓他去柜員機進行操作。按照該女子的指引,李先生在一家銀行自動柜員機上進行操作,“對方告訴我輸入一個編碼,并且提醒我只有這樣才能領到燃油補貼。”李先生說。
輸入編碼后,自動取款機上顯示的全是英文提示,“我看不懂屏幕上的提醒,只好根據對方的提示一步步操作下去。”等對方表示操作完畢后,李先生的手機接到一條銀行短信——李先生已成功轉賬1萬元。再打對方電話,電話已經關機了,李先生這才知道受騙了。
“騙子把我的信息說得頭頭是道,騙取了我的信任。我的信息肯定是被泄露出去了。”李先生說,目前他已報警。
據了解,此類詐騙案件中,不法分子采取主動電話通知受害人的方式,謊稱“受害人購買的車有財政補貼或燃油補貼,要求提供銀行賬號發放補貼”。之后利用受害人不熟悉柜員機操作流程,誘騙受害人將銀行賬戶內的現金轉賬給指定賬號。
在此,民警提醒市民在接到類似購車退稅、領補貼等內容的電話或短信時,要多留個心眼,及時到公安、稅務等部門進行查證,避免受騙。
?
?
?
相關鏈接:
白領輕信某飲料可對付酒駕檢查 拿代理權被騙32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