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只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這句話,不僅點出了科技創新在動能轉換過程中的關鍵角色,更指出了科技創新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作用。
當前,我們正走在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黨和國家各項改革發展事業正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在此過程中,科技創新的核心作用不言而喻。某種意義上來講,能否下好科技創新這步改革發展“先手棋”,將會直接決定我們的發展質量和效益,甚至會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確,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競爭,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誰牽住了科技創新的“牛鼻子”,誰就能占領先機、獲得優勢、贏得未來。
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科技創新水平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核心競爭力。對于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要推進科技創新,“化緣”是不行的,必須依靠我們自己。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集中優勢資源和核心力量,大刀闊斧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和經濟的深度融合,全力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進而通過科技創新不斷釋放發展活力、挖掘發展潛力、形成發展紅利。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創新的深厚偉力在于民眾之中。因此,科技創新必須要匯聚眾智眾力,不斷擴大科技創新供給,厚植科技創新土壤。充分激發各領域、各行業、各群體的創新熱情。要破除束縛創新的桎梏,促進創新要素流動,打造大中小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五方協同”的眾創平臺,形成各類創新主體互促、民間草根與科技精英并肩、線上與線下互動的生動局面。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為國家發展、人民幸福、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在科技創新上,政府永遠不能“缺席”。各級政府應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大力推進簡政放權。為科技創新積極創造條件,營造良好條件,全力培育尊重知識、崇尚創造、追求卓越的科技創新文化,真正讓科技創新成為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的“壓艙石”。
?
?
?
相關鏈接:
【專家學者談兩會】堅持“簡除煩苛、禁察非法” 推進行政立法改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