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煤炭去產能 安徽在陣痛中突圍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3-28 21:36

      [編者的話]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記者深入園區、鄉村、企業等一線調研采訪,分析探討新常態下如何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淮南顧橋煤礦儲存場(資料圖片)

      “把已經準備的一桌飯吃完,暫時不準備下一頓了”

      面對行業“嚴冬”,部分包袱重、條件差、處于虧損狀態的礦井,主動減規模、降成本、渡難關

      一個帶給人們溫暖和光明的行業,自身正寒意彌漫。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礦年產量就超過200萬噸,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大礦,為保障全省乃至華東地區能源供應作出過積極貢獻。”3月中旬,記者來到1947年建礦的淮南礦業集團新莊孜煤礦。從該礦黨委書記肖振奇的一席談話中,可以感受到,在這個“年近七旬”的老煤礦,人們內心深處都對曾經的輝煌充滿自豪。

      歷史厚重,但現實沉重。該礦黨委副書記單杰介紹,經過近70年的開采后,資源漸趨枯竭,賦存條件差,人員多、包袱重,成本居高不下,2015年,該礦每生產一噸煤就虧損超過200元。

      對這樣步履沉重的老煤礦來說,今年以來的煤炭市場形勢,更可謂流年不利。“今年前兩個月,煤炭的總體需求量仍在下滑。 ”省統計局能源處處長胡永進說,前兩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消費原煤2706.99萬噸,同比下降6%。需求不振導致煤價持續下行,1月底,混煤和精煤價格分別比2015年底下跌4元/噸、12元/噸。

      面對“生產越多虧損越重”的困局,主動減量、壓縮成本,已經成為煤炭行業首選的生存之道。目前,淮南礦業集團已經對新莊孜礦、潘一礦、謝一礦3對虧損嚴重的礦井實行“渡難關開采”,將兩年以后的開拓延伸工程暫緩施工。

      “形象地說,就是把已經準備的一桌飯吃完,暫時不再準備下一頓了。 ”肖振奇說,巷道的開拓延伸,是煤礦為下一步開采進行的生產準備工程,也是投入最大的環節。根據這一安排,該礦將原先8000米的巷道延伸工程減至1000米,僅此一項就減少成本1億元以上。同時,原先的12支施工隊伍減至4支,節約了人員開支。今年,該礦計劃減虧5.3億元。

      國務院2月份下發的《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對資源枯竭、資源賦存條件差的煤礦,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煤礦等,要通過給予政策支持等綜合措施,引導其有序退出。淮南礦業集團對所屬部分賦存條件差、扭虧壓力大的礦井實施的“渡難關開采”安排,就是主動減量和降本減虧并舉,有序推進去產能的穩妥之策。

      同樣的嚴冬,不同的寒意。 2002年投產的皖北煤電集團祁東煤礦正值“青壯年”。但由于該礦是一座水、火、瓦斯、礦壓、煤與瓦斯突出等各種災害因素并存的礦井,在當前形勢下面臨更大的生存發展壓力。 2015年,該礦噸煤成本357元,虧損1.8億元左右。根據皖北煤電集團提出的“經營實體零虧損”要求,該礦今年不僅要扭虧,而且要力爭盈利超過5500萬元。

      “扭虧為盈的最大潛力就在于主動減量,調整優化生產系統,實現合理化的集中生產。 ”該礦礦長姚金林介紹,去年該礦產量為237萬噸,今年目標產量降至225萬噸。過去追求產量,共設立6個生產采區,目前減為4個,不僅降低材料、電力等方面投入,還直接減少井下作業人員430人。

      “深化經濟生產,實現減量增效,是減虧脫困的重要路徑。 ”皖北煤電集團董事長楊軍介紹,皖北煤電集團在省內共有8對礦井,噸煤成本490元,但2015年噸煤平均售價只有342元。為壓縮成本,該集團要求各生產礦井減掘進頭、減工作面、減生產系統、減人員,普遍將一個礦井2~3個工作面調減至“一井一面”,追求成本經濟性和規模效益的最大化。

      “減工作面也是去產能的直接舉措,減少一個工作面相當于一年減少70~80萬噸生產能力。”楊軍說,用產能“減法”做效益的“加法”,只有這樣,煤炭企業才能真正打贏迫在眉睫的減虧脫困攻堅戰。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珠三角的國際合作“朋友圈” 加速嵌入全球化
    【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青山綠水蘭州藍 繪出城市最美的顏色(圖)
    【治國理政新實踐·湖北篇(1)】闊步前行支點路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金華篇:奮戰“十三五” “拼”字是關鍵
    【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甘肅推進內貿發展促消費擴內需紀實
    【治國理政新實踐·河北篇】一體化報關 2.3萬家冀企受惠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作者:胡旭] [編輯:林明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