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綠色惠民 守護美麗家園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4-05 22:39

      摘要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笆濉遍_局之年,我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環境就是民生。邁入“十三五”新征程,我省秉承綠色發展理念,明確加大減排、治污力度,認真解決與群眾關系最密切、利益最直接的環境問題,提升公眾良好環境的“獲得感”。

      源頭減排改善空氣質量

      ——加快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淘汰黃標車6萬輛,今年力爭PM10平均濃度下降6.3%

      體形碩大的拋物線式冷卻塔、聳立的煙囪、樓房式的機組,是現代化燃煤電廠的標志。3月23日,皖能合肥發電有限公司5號機組持續高效運轉,為城市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與往年不同的是,5號機組經過超低排放改造,實現燒煤像燒天然氣一樣清潔。

      當前,煤炭依然是我國最主要的能源。防治霧霾,如何清潔利用煤炭成了關鍵問題。國家規定,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超低排放即燃煤電廠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現行火電廠排放標準,接近或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組排放標準。皖能合肥發電有限公司投入7600萬元,在省內率先完成一臺600MW機組超低排放項目。監測報告顯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濃度低于天然氣機組排放標準,除塵效率可達99.9%,煙氣濁度降低到10%以下。

      “4月1日,我們將啟動6號機組改造,用時2個月,在省內率先實現全廠機組超低排放。 ”皖能合肥發電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努力以更少的耗用、更低的排放,為社會提供更清潔優質的電能。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三五”時期強化綠色發展,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力爭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2016年十大重點工作之一是加大環境治理力度,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加快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淘汰黃標車6萬輛,完善空氣質量預警體系,PM10平均濃度下降6.3%。

      2016年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省環保廳廳長繆學剛表示,對機動車、燃煤鍋爐、建筑揚塵、餐飲油煙、秸稈焚燒等重點污染源強化治理;對電力、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實施煙氣排放提標改造;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推動城市和通天然氣的城鎮燃煤小鍋爐淘汰;推進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綜合整治。

      讓藍天常在,是群眾期盼,也事關安徽崛起大業。當前,我省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時期,環境質量改善的壓力依然較大,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機動車污染排放隨之增加;能源結構以煤炭消費為大頭,燃煤型污染物排放量相應較高等。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需要科學施策、久久為功。

      修復生態整治黑臭水體

      ——全省推行“河長制”;列明225條城市黑臭水體,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措施整治

      3月22日,歙縣金川鄉長源村山郭自然村,一支施工隊伍正在村頭水口清理淤泥。水口是低洼處,村里生活用水都走此處排出。為了治污,村里實施水口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總投資30萬元,從水口往村里,清理水溝淤泥,用石磚或水泥硬化,再鋪設污水管道、實施生態護岸建設,修復河道,讓水環境煥然一新。

      長源村地處皖浙交界,這個山村的背后,是新安江流域試點的全國首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笆濉卑l展,黃山市提出,要建設成為美麗中國的標志性城市,而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是重要抓手。黃山市明確,今年以實施新一輪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為重點,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探索設立新安江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基金,力爭全年完成投資16.5億元。

      《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皖北地下水污染趨勢得到遏制,水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等。防治任務分別是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

      治水攻堅戰今年正式打響。各市、縣政府是實施工作方案的主體,建立市、縣、鄉(鎮)三級“河長制”。自2016年起,對水質不達標的區域,省環保廳將實施掛牌督辦,必要時采取區域限批等措施。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調研員張敬玉表示,目前全省已列明225條城市黑臭水體,將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整治。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

      一些地方水環境較差,尤其是城鎮黑臭水體看得見、聞得到,直接影響周邊居民的幸福指數。打造美麗安徽,實現綠色惠民,需要像抓好大氣污染防治一樣抓好水污染防治,推動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大規模治水的號角已然吹響,需要相關各方合力,讓水環境改善“看得見”。

      利劍高懸嚴懲違法行為

      ——運用好新環保法“殺手锏”;實施環保督政,結果作為領導干部考核依據

      污水豈能亂排?今年1月,蚌埠一家企業因非法排污,被環保部門依照新環保法嚴厲查處,不僅被責令停產整治,還收到近10萬元的環保罰單。

      1月21日,蚌埠市環保局檢查發現,蚌埠中實化學技術有限公司部分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入外環境,外排廢水pH值超標。 2月6日、2月19日,蚌埠市環保局分別向該公司下發責令停產整治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對該公司處以93600元罰款。3月3日,停產整改近1個月的蚌埠中實化學技術有限公司向市環保局報告整改情況,企業恢復生產。3月15日,蚌埠市環保局跟蹤檢查發現,該公司已對原先與市政管網連接的雨水管進行了封堵,外排廢水經檢測符合排放標準,停產整治任務基本完成。

      新環保法實施前,“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長期困擾環境執法。省環保廳總工程師黃建樹表示,隨著新法實施進入第二個年頭,將強化行刑銜接,運用好掛牌督辦、查封扣押、按日計罰、限產停產等手段,及時解決和整治突出環境問題。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作為深化改革措施,環保督政今年起將正式實施。根據《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每兩年左右對全省各市督察一遍。督察內容主要是國家和省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突出環境問題及處理情況、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等。督察結果移交省委組織部,作為考核評價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

      環境保護要堅持“不查清不放過、不處理不放過、不整改不放過”,逼促排污企業徹底拋棄觀望、僥幸心理,從守法做起,逐漸將環保理念內化為行為習慣、文明自覺。違法必查、追責到位、鐵腕執法,在污染治理上加快還舊債、不再添新賬,才能讓藍天常在、綠水長流。

    ?

    ?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地方談】挺起燕趙精氣神——河北向浙江學習什么
    【治國理政地方談】申城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如何根治?
    【治國理政地方談】深度融合 重慶要走好城鄉協調發展之路
    【治國理政地方談】“三同” 促城鄉協調發展上臺階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地方談】“三同” 促城鄉協調發展上臺階
    【治國理政地方談】深度融合 重慶要走好城鄉協調發展之路
    【治國理政地方談】申城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如何根治?
    【治國理政地方談】挺起燕趙精氣神——河北向浙江學習什么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作者:] [編輯:陳慧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