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陜西商洛市商州區通江路棚戶區改造施工,附近的居民就斷了水,居民找到拆遷辦和自來水公司,雙方都否認是己方造成的。無奈,兩個月過去了,居民實在扛不住了,只好自費買管子等材料接水吃,以解燃眉之急。(4月21日《華商報》)
民生問題是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供水是基本公共服務中最基礎的環節,兩個多月的停水已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對居民生活造成的困難可想而知。而相關單位沒有加強合作溝通,及時通報信息,積極查找原因,而是互相推諉,將“皮球”踢來踢去,置民眾無水喝的現狀于不顧,使民眾最基本的生活權益都得不到保障,真不知“為民服務”從何談起。
不對問責產生敬畏,就不會對百姓疾苦有體恤之心。面對兩家單位各不擔責的情況,當地政府部門不能坐視不管,應當出面干預,請第三方勘察現場,厘清責任,盡快協調解決,并將停水的原因、經過進行公布,對相關責任人、責任單位進行通報并追責,以提高相關責任方的違規成本,杜絕類似“停水事故”再次發生。
其中,如果是施工不當造成的停水,批準施工單位施工的部門應督促、監管施工單位盡量優化施工方案,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提高施工專業性。相關管理部門也要加強施工調度,優化應急方案,對失職者堅決予以追責,因為正是由于以往施工不當致停水的成本太小了,一些施工單位才會毫無忌憚,野蠻施工;如果問題出在自來水公司,就要其加強對管道的維護,隨時跟蹤檢查,及時對出現問題的管道進行檢修、改造、維護,對搶修工作組織、推進不力的,限時整改,嚴格問責。
民生問題無小事,只有堅決落實問責制,才能督促相關部門履行服務于民的職責,真正做到關心民眾生活,體察民眾疾苦,為民眾排憂解難。
?
?
相關鏈接:
劉賜貴:發展新經濟 著力抓好就業等重點民生工程
新華網評:政務公開讓民生政府實至名歸
踐行“網絡群眾路線”應緊扣民生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