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宇 通訊員鄭亞軍
自“雙創”工作開展以來,海口龍華區海墾街道以“同心”為主題,加速濱濂村示范點建設,不斷深化“同心”主題,通過打造同心庭院、同心廣場、同心超市、同心便民點等多種形式找到抓手,系統性展現“雙創”為民惠民的理念。
濱濂村逐步實現城中村的華麗蛻變,成為海口龍華區“雙創”新樂章。
加強領導 同心促創建
記者從海口市龍華區海墾街道了解到,為了加速推進濱濂村示范點建設,特地成立了濱濂城中村“雙創”示范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區牽頭領導任組長,市區掛(包)點領導任副組長,18個有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統籌指導、組織、推進示范點建設工作。在領導小組下還設有9個專項工作組,明確責任單位和建設內容、街道對接人,將責任細化分解到人。
此外,為確保施工質量,龍華區住建局還安排專人蹲點,現場監督指導。在烈日高溫下,施工隊激情不減。目前,濱濂村45條背街小巷的面包磚鋪設已經基本完成,村門和兒童休閑廣場正在按照設計方案施工建設,村內雜亂的管線也正在進行包裝規整,村容村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傳承文化 同心造亮點
濱濂村是海口有名的革命老村,1926年,馮白駒在濱濂村建立起農民協會宣傳馬列主義和革命思想,這是海南第一個農民協會。后來,濱濂村成為馮白駒的主要落腳點,在后來的革命斗爭中,濱濂村人不但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歲月,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濱濂村革命村史展覽室詳細記錄了這一段歷史過往。
考慮到濱濂村悠久的革命歷史與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海口龍華區在打造濱濂村示范點時,結合濱濂村的歷史文化、革命傳統和鄉村文明,深入挖掘,積極弘揚革命精神,給城中村的紅色歷史賦予了新的時代氣息。
優化服務 同心建家園
“雙創”是一件民生工程,海口龍華區在打造濱濂村示范點時堅持“雙創”為民、“雙創”惠民,通過“雙創”改善城中村環境和形象,讓百姓安居樂意。
“以前的濱濂村集‘臟、亂、差’于一體,現在好啦,環境漂亮了,生活也更方便了。”提起濱濂村的變化,曾經在此居住多年的余占榮十分興奮。他說,現在濱濂村內再也看不見以前馬路市場的亂象,村子不僅村容整潔,還隨處可以看到墻體彩繪、宣傳畫、滾動宣傳欄等,還有新修的“雙創”廣場可供休憩,生活十分舒心。
據了解,海口龍華區不僅下大力氣改善濱濂村的村容村貌,還著手提升服務,讓居民“放心、稱心、舒心”。“現在濱濂村的十五分鐘生活圈便民服務點的兩層主體結構框架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建成后將實現便民惠民利民的目的。此外還對警務室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全方位視頻監控管理,濱濂社區的微型消防站也正式投入使用。”海墾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安部門還聯合派出所多次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整治活動,為居民營造了更加穩定和諧的治安環境。
(海口網6月1日訊)
?
?
相關鏈接:
支持“雙創”!LED屏滾動播放“雙創”宣傳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