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護欄。
創新收運管理模式垃圾日產日清
7月21日凌晨3點,海口環衛系統唯一一個開垃圾壓縮車的女司機吳小莉就來到位于南大橋下的環衛停車場,開著垃圾壓縮車駛向國貿,開始了她當天的第一次垃圾清運,她每天至少要出兩次車,有時甚至要視情況出3到4次,為了是不讓垃圾在她所負責的幾大小區“逗留”。
據介紹,龍華區過去存在垃圾收運不及時,收運設施、設備陳舊,密封性差,導致垃圾收運時垃圾滿溢的情況,造成二次污染的現象也比較嚴重,根本無法達到海口“雙創”工作的高標準要求。公司在加大引進垃圾收運機械車輛的同時,改變垃圾收運工作模式,通過創新管理,將垃圾收運工作下放到片區屬地管理,定車定人定路線,要求每日垃圾收運次數不低于3次。從而做到垃圾收運全密閉化運輸作業,徹底杜絕二次污染,并及時收運轄區內的垃圾,做到垃圾不暴露、不滿溢,日產日清。
同時,公司針對原有垃圾轉運站密閉性不夠,二次污染較嚴重,防護措施不到位,蚊蠅較多等問題。進行大范圍的技術改造,如安裝通風口、滅蚊燈、下水道加蓋鐵絲網等措施,同時制定轉運站管理規定及衛生標準,改善了垃圾轉運站環境衛生現狀。
一線工人你們辛苦了。
景觀式公廁亮相龍華街頭
“哇塞,好漂亮的公廁!”7月21日,一名游客在金牛路,對著一座公廁向同伴發出贊嘆。
公廁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也關系著每個人的生活,近一段時間,細心的人們發現,在龍華區的大街小巷,消然增加了不少的固定公廁和移動公廁,這是龍華區環衛局會同龍馬公司在全面抓好各項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同時,快節奏推進公廁建設取得的成效。據介紹,僅近幾個月來,公司就建設了14座固定公廁和14座移動公廁。市民和游客評價,這些公廁景觀一樣美。截至6月30日,轄區內固定公廁已達63座、移動環保公廁已達54座。
在加快建設的同時,龍馬公司還加大對公廁的管理力度。公司負責環衛基礎設施的全面管理。“原有的公廁無硬性專人管理,環境衛生“臟亂差”,甚至不對外開放。公司接手后,將公廁管理納入重要管理之列,制定了公廁管理制度,安排專人負責管理,每天保潔人員全天候在崗,同時對公廁環境衛生實施監督考核,要求做到地面無積水、臺面無污漬、室內無雜物等要求。”羅福海這樣介紹。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李傳華] [編輯:林明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