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是我黨的一段艱難歷史斗爭,在既殘酷又光輝的歲月之中,有“三位老師”教育了我們黨和工農紅軍,并且指引我們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在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在教師節前的這個夜晚,我銘恩感懷,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覺悟,以一位后輩學生的身份為“三位老師”寫下“篇章”。
第一位老師叫做“人民”
長征,對于有些人而言是一個永遠的迷。在天上有飛機,身后有追兵,腳下有沼澤,前方路不明等等艱難處境下,工農紅軍是如何走出重重包圍圈、如何披荊斬棘實現戰略性轉移的呢?因為走到哪里都有引路人,走到哪里都有“補給站”,走到哪里都有擁護者——他們叫做人民,亦師亦友亦家人的人民群眾。長征途中人民的擁護給黨和工農紅軍上了最生動實際的一課。直至后來“人民軍隊”所取得的勝利正如其名,有一半是“人民”的功勞。黨的力量來源于人民,黨的執政也基于人民,人民群眾通過自身實踐、自身訴求,給黨的前進指明了方向。毛主席曾經評價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而作為高喊出“人民萬歲”的第一人,更是代表了我們黨對“這位老師”的由衷的尊崇。
第二位老師叫做“主義”
“鐵流二萬五千里,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信仰支撐著共產黨人,是黨員的靈魂,是革命者的動力。偉大導師馬克思同志把共產主義的精神闡述出來時,有人不認同它,有人反對他,甚至有人企圖扼殺它。但是真理始終是真理,為了自己心中的主義多少革命先賢前赴后繼,“頭可斷,血可流,真理不可歿”。長征路上“主義”的內涵不斷被豐富,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起來,更加堅定了信仰者的決心。另一方面,長征路上的革命者也不斷地接受著“主義”的教育,理論強化了,武裝起來就能更有力量。紅色的熔爐煉汰了殘渣,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將永垂不朽!這“主義”教育著我們的靈魂,曾經如此,當下如此,將來如此,我們怎能忘記。
第三位老師叫做“歷史”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歷史是經驗、是智慧,更是心血。毛澤東同志讀二十四史,親自批注,汲取其中的精華,并認為敵人永遠是最好的老師。在長征路上,與天斗與地斗與敵斗,不僅與其斗,還要從他們身上分析失敗的原因,找準“決堤口”,避免重蹈覆轍。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善于從歷史中學習,善于從反面案例中吸取教訓,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歷史是一位好老師,無論是從昨天的失敗戰斗中找到方法,還是自前人的書籍典故里尋求突破,他都安安靜靜的,只看學生能否尋找到所追尋的真諦。尊重歷史,向歷史取經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讓共產黨人時刻牢記歷史,不忘初心!
長征最終是勝利了,長征的勝利是歷史的必然。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是優秀的政黨,是因為這是一個不斷學習進步的政黨,是一個不斷追尋真理的政黨。在一路追尋的路上,這“三位老師”都將始終伴我們前行。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長征,永遠在路上!學習,永遠在路上!感恩,亦永遠在路上!(作者系專欄作者)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徐特立:長征路上的“教書先生”與“紅軍老戰士”
【網絡媒體走轉改】長征精神照我行 貴州各地“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網絡媒體走轉改】貴州湄潭縣:用長征精神“保衛”幸福生活
【網絡媒體“走轉改”】教育立市助力貴陽新長征路上“高一格”脫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