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學生發近千份問卷調查學生網貸現象:
便捷“校園貸”背后全是“坑”
當前校園貸款惡性事件頻發,陸續有大學生身陷校園貸款危機,背后有什么樣的誘因呢?日前,在海南大學法學院伍奕、何宏米、劉國良老師指導下,石皓月等8名學生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訪談。查閱文獻等多種方式,針對大學生“校園網貸”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總結了當前大學生在校園網貸領域遭遇的主要權益糾紛、法律困境,并以此提出對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的期待。
調查發現100多種校園貸平臺
所謂“校園貸”就是在校學生通過針對大學生的網絡貸款金融機構和平臺在網上申請獲得信用貸款的方式。此前,他們面向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發放并獲得有效問卷987份。
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市面上大約有100多種校園貸平臺,大致分為三大種類:一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二是P2P貸款平臺,三是傳統電商平臺。
很多平臺的審核幾乎形同虛設。為吸引學生貸款,這些平臺皆打著“一分鐘申請,一天下款”這樣的口號。隨機搜索四個校園貸的信息審核程序,都稱只需要學生填寫以下信息:身份證,學校,年級,學號,以及父母雙方的姓名,聯系方式等等。乍一看,好像審核程序挺嚴格的,但實際操作過的人反映,即使填寫別的同學的個人信息,只要確有其人,就不會被發現。
手續簡單背后是一個個的坑
調查發現,很多在校大學生在咨詢辦理“校園貸”業務時,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盡快辦理相關借貸手續,完成借貸交易,在其違約責任及還款具體部分就相對容易疏忽,但這些校園網貸還款時一旦出現逾期,隨之而來的“違約金”往往是十分驚人。比如,校園貸平臺上提供的電子產品雖然是分期付款,但是其總價卻高于市場上同樣的產品。海南大學一名學生平時喜歡照相,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因此想到了用校園貸去購買,原本5000元的佳能600C最后卻花了6800元,后來在她冷靜下來思考過后才發覺其中的不劃算。實際上從這其中賺取差價也是這些平臺的賺取利潤的方式。海口經濟學院的一名同學透露,他身邊就有同學先后在多個網貸平臺購買了電腦、手機等數碼產品。現如今,每個月都要還的欠款超過千元,正常的生活開支也受到了影響。不得已之下,除了告知父母外,就是“拆了東墻補西墻”。
“小廣告每次都說,手續簡單快捷,甚至還會告訴你,不用抵押,直接用身份證就能申請貸款。一些學生奔著手續簡單就辦理了貸款,根本沒注意里面的條條款款。”調查認為,此類平臺往往會夸大自己,把大學生一步步帶上無節制消費的道路,而平臺之前給出的條件信息,卻只是表面的膚淺內容,背后卻是一個個無形的坑,不成熟的金錢觀、消費觀很容易導致學生誤入歧途。
部分學生借款不想讓父母知道
537名調查對象表示,如果他們不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還款,他們會求助于父母,讓父母幫助還款,占比55%。不過,很多借貸消費的學生,要么是不愿讓父母知道自己有過多消費,要么是家庭經濟較困難,因此其父母大多不知情。遇到難以還款的情況,他們會選擇先向同學朋友借錢,持此種想法的有343人,占比35%。此外還有84名同學并不在乎逾期還款的后果,還有21名同學希望從其他貸款網站再次貸款。
“完成這項調查,我們深受教育和啟發。”石皓月等人表示。
呼喚社會共同營造安全借貸環境
在調查報告中,大學生們呼喚國家加強監管整治力度,營造安全借貸環境;健全校園貸平臺借貸體制,確保借貸流程正規、公開、透明。在提醒身邊同學慎重選擇校園貸款的同時,呼喚學校發揮自身教育的優勢,向廣大在校生普及“信貸、校園貸”的知識,將“校園貸”的風險通過課堂、板報、校園廣播臺等多種渠道向宣傳學生普及。另外,學校也要培養在校生樹立健康的消費觀,為學生提高“校園貸”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念的教育引導。
21歲美女大學生失聯
名下辦過多筆貸款
47歲的李社江泣不成聲。他的女兒叫李婧茹,今年21歲,就讀于大連開發區某高校播音主持專業。8月18日,李婧茹從河北保定返回學校。8月24日,父母把1.8萬學費打給她后,李婧茹的手機就一直處于關機狀態,她的男友也已失聯。心急如焚的父母趕到大連尋女,意外得知女兒名下辦過幾筆“奇怪”的貸款,總計有4萬多元。李社江認為,貸款應該不是女兒本人辦的,女兒失聯應與男友有一定的關聯。為了找到女兒的下落,李社江夫婦連日來四處奔波。目前,大連開發區警方已介入調查。
李社江經了解得知,女兒在校期間處了一個社會上的男友。此人姓張,張某在校外租了房子,兩人有時在此居住。
李社江尋女過程中先后接到兩個電話。對方稱是貸款公司,李婧茹曾在此辦理過貸款。“你女兒聯系不上了……”“女兒只是個沒還款能力的學生,貸款公司怎么會給她辦小額貸款呢?她的學費和生活費都由家里支出,也沒必要貸這么多錢啊?”李社江說,個中緣由他暫時還無法厘清,但貸款的事情一定另有隱情。“例如,究竟是不是她本人辦的?這錢都用在什么地方了?”李社江表示,有貸款公司稱“錢都讓張某霍霍了”,但由于目前聯系不上張某,他也無法確認此消息的真實性。(據半島晨報)
?
?
相關鏈接:
整改校園貸需要“一盤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