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社會愛心與善款的鋼板吊橋
支教期間,曹禮勇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到大山深處的村莊家訪,有時要步行十幾公里,這讓他切身體會到山里孩子的上學難。
隨著了解的深入,曹禮勇得知學生們上學途中必經一座簡易木板橋,因年久失修,橋墩不穩,而且橋面的木板已大面積破損松動。到了冬季,雨雪夾雜之下,橋面異常濕滑。加之河谷地帶風力強勁,橋身在山風的裹挾下劇烈搖擺,幅度甚至超過了90°。
曹禮勇清楚,每天有幾十名孩子從橋上通過。修橋在他心中已是刻不容緩。然而,要翻修這座70多米長的吊橋,必須請專業的路橋公司施工,僅初步預算就要十幾萬元。村里無力負擔,而網上的小額籌款又是杯水車薪。
就在曹禮勇為資金四處奔波時,事情出現了轉機。一位深圳的企業家偶然從網上得知曹禮勇的情況,被他的愛心所打動。將曹禮勇請到了自己公司,詳細了解吊橋的設計和預算,主動提供幫助。在她的引薦下,一些有助學意愿的愛心人士紛紛參與。
當曹禮勇將所有的設計圖紙和工程預算發到微信群里,不到半天的時間就籌到全部資金。這讓他吃驚不已。他覺得現在這個社會并不缺獻愛心的人,真正缺乏的是完整透明的流程與值得信賴的渠道。“我所做的無非是將所有的預算公開,將每一個最新進程都如實、及時地告知捐資人。”
捐款很快就全部到賬,在多方協調之下,開工僅一個月,紅旗吊橋完工。為增強橋體的穩定性,河兩邊的橋墩都加固,河中央豎起了一座新的橋墩,使橋體的擺動幅度得以減半,所有的木板都被帶有防滑花紋的鋼板所取代。“這樣不僅非常的平坦,還十分牢固,在上面跑步都完全沒有問題。 ”曹禮勇說。
渴望幫孩子們走出大山,開啟別樣的人生
2014年夏天,為期一年的支教結束了,索瑪花兒在大涼山深處盛開。
“有人說‘支教就是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事情’,但我覺得并不是這樣。”曹禮勇認為,“支教是用一年的時間去開啟一件一輩子都覺得有意義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離開的時候學生和他都沒有哭。他不習慣學生的“情感泛濫”和依賴。曹禮勇“很平靜”地跟孩子們講:我也要回學校繼續讀書了,但我還是會經常回來,看看你們有沒有好好地學習。
這是一個聽起來并不宏偉的約定,但曹老師說到做到。回到川大后,他便和身邊的朋友在支教過的學校設立了“山鷹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孩子。另一項由曹禮勇具體負責實施的“雛鷹圓夢扶貧助學計劃”覆蓋了美姑、昭覺兩縣9所學校,通過愛心結對的形式對上百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進行長期資助。自2014年至今,已累計發放資助款20余萬元,實現了資助人與貧困學生的一對一幫扶。每個學期,曹禮勇都要對大涼山的這9所學校進行回訪。一方面是將助學款親自送到孩子們手中,另一方面則是持續尋訪需要幫助的困難學生。
就在去年的一次回訪中,曹禮勇了解到火普村的情況。拉青河上的吊橋年久失修,多次被洪水沖毀,已在3年前被廢棄。當地50多名學生不得不繞行5公里,靠兩根水泥電線桿搭成的簡易橋過河。而此時的曹禮勇已不再是支教老師,在募款過程中遇到了因身份尷尬而帶來的困難。他把情況反映給了學校,在四川大學團委的多方協調下,先后通過兩家慈善機構募得全部款項,促成火普村吊橋重建工程于今年5月啟動,并在7月底順利建成。
吊橋的建成不僅解決了孩子們上學難的問題,更對火普村的精準扶貧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當地政府已制定詳細的規劃,將火普村吊橋納入新農村建設,有計劃地在吊橋附近的拉青河兩岸興建彝家新寨。今年5月,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四川視察時,還專程來到火普村,實地調研了彝家新寨的建設情況。今后兩年內,100多套具有彝族特色的新居將在拉青河兩岸拔地而起,新落成的吊橋將成為當地村民往來的重要通道。
三年三座橋,曹禮勇的故事在當地傳開,彝族老鄉們親切地喊他“的日木牛”。許多人不知道曹禮勇是誰,卻都知道有個為孩子們修橋的的日木牛。“彝族老師幫我起的彝文名字,”曹禮勇說,“‘的日’是當地的一個大姓,‘木牛’是家中排行老三的意思。而我就是我們家三兄弟中最小的那個孩子。”
曹禮勇出生在福建龍巖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務農。每到周末,他都會隨母親插秧、除草、施肥、割稻子。曹禮勇的父母深信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所以將三個兄弟都供到了上大學。“現在我兩個哥哥在廈門和泉州工作,爸媽也被接到了城里。可以說,讀書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命運。”
“當我看到這些彝族孩子,總能想起小時候的自己,就會發自內心地想要去做一些事情,幫助他們讀書,幫他們走出大山,快一點擺脫貧困,開啟不同于父輩的人生。”
?
?
相關鏈接:
世界橋牌運動會落幕 荷蘭、美國包攬團體冠軍
東方一橋被水沖垮 交通部門:列入危橋改造正在重建
40多年來最強臺風來襲 潮州“千年古橋”中秋“爽約”
江西泰和老橋坍塌事故進展:3名傷者脫離生命危險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