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小英)甘肅華池縣南梁鎮荔園堡,是原陜甘邊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29年,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同志到陜甘邊一帶宣傳革命真理,開展武裝斗爭。
?
在創建根據地的過程中,壯大了革命力量,成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后期“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為黨中央和紅軍長征提供了落腳點,也是紅軍北上抗日的出發點。
?
80多年前,革命先輩和革命群眾共同締造了“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南梁精神”,書寫了蕩氣回腸的紅色史實。
?
今天,為傳承南梁精神,紀念革命烈士,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當地干部群眾同心打造了集接受傳統教育、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南梁紅色旅游小鎮,讓革命后代和老區群眾分享紅色旅游紅利。
?
??? 9月21日,“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甘肅站)走進南梁,采集到一個個鮮活的革命老區干部群眾同心脫貧致富的故事。
?
?劉麗
27歲的劉麗面對記者時侃侃而談,很難想象,以前的她躲在廚房不敢見生人,遇到投訴抹眼淚。
?
2015年,當地政府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劉麗和丈夫趕緊報了名,“種地很多年,收成一般,準備嘗試一下。”
?
洋芋卜拉、油菜面、粘米飯、蕎面圈圈、苦苦菜這些農村百姓飯桌上的家常菜成了城里人舌尖上的美食。
?
為了留住客人,讓客人住的更舒心,劉麗家將窯洞裝飾了一番,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添置了頗具當地特色的床鋪、桌椅等。
?
從2015年7月開業至今,農家樂收入已有7萬多元,寒暑假和五一、十一高峰時期,家里不夠坐,還要在院子里擺兩桌。
?
為了節省食材,劉麗在地里種植了辣子、茄子、黃瓜等蔬菜。
?
收入提高的同時,劉麗的膽子也越來越大。由于當地飲食口味略微偏重,剛開業時,有的游客說飯菜不好吃,劉麗躲在廚房不敢出聲,偷偷抹眼淚,由丈夫跟客人解釋。
?
如今聽到客人提問題,她會解釋溝通,膽子越來越大了。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看來,比起收入,劉麗精神面貌的變化更大。
?
80多年前,地處子午嶺林緣地帶、地理條件閉塞的南梁,成立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蘇維埃政府,建立了西北革命根據地。
?
如今,這種地理條件卻成了今天南梁人的發展不利因素。
?
為了擺脫貧困,當地干部群眾緊抓紅色旅游大好時機,大力開發紅色旅游、石油資源、綠色農業、生態經濟“四大產業”,使得貧窮落后的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
?
隨著南梁紅色旅游景區游客的急劇增加,紅色旅游服務業成為全鎮的主導產業,小城鎮居民主要從事景區安保、環衛以及經營門市等服務業,鎮區現有商業經營戶200戶(其中經營賓館6戶、農家樂等飯店46戶,經營土特產、旅游紀念品等商戶20戶,經營百貨、五金等其他經營戶128戶),從業人員達到15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2015年底,紅色旅游服務等第三產業收入比重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左右,小城鎮居民2015年總收入達到27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12000元以上。
?
?
?
?
相關鏈接:
?
【網絡媒體走轉改】精準扶貧新政策 摘掉貧困“舊帽子”
【網絡媒體走轉改】老區人民齊邁步 “私人訂制”小康路
【網絡媒體走轉改】不同人眼里的長征精神都有什么
【網絡媒體走轉改】廣西灌陽縣:青山巍巍埋忠骨
【網絡媒體走轉改】告別窯洞住進四合院 慶陽木缽鎮易地扶貧搬遷見成效(組圖)
【網絡媒體走轉改】長征路上看“東方魔術” 文化瑰寶盡在慶陽環縣道情皮影(組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