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馬志
特色美食是全域旅游時代的一張醒目名片。今年以來,海口加快特色餐飲街區建設步伐,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規范管理,突出特色,目前,金牛北路老稻美食大街、濱海大道歡樂海岸夜宵廣場、文明東路潮立方美食街、新埠島海鮮大世界已經開業,培龍后街特色美食街已完成立面改造將于近期試營業。
隨著椰城“美食之都”版圖的有序擴容,特色美食街牽手15分鐘便民生活圈,更完善的便民業態更好地服務市民游客;村企良性合作,壯大村集體經濟,幫助村民增收;突出古城文化特色;用好海南原生態食材,地道海鮮應有盡有。
市民游客在潮立方品嘗美食和購物。
美食街+便民生活圈
近日,美蘭區重點打造的首條特色餐飲街—潮立方美食街開業了,以美食街為中心,和周邊諸多業態形成聯動,共同構成了輻射周邊1.5萬人的潮立方15分鐘便民生活圈。
潮立方便民生活圈位于美蘭區白龍南與文明東交匯處,周邊500米范圍內涉及白龍、白沙、和平南3個街道,緊鄰文明東路、青年路、白龍北路3條重要道路,人流量龐大,交通便捷,周邊配套生活設施齊全。作為便民生活圈中心的特色美食街,匯集了肯德基、多美麗、永和豆漿以及太空艙果木烤魚等眾多知名品牌,涉及茶飲、甜品、披薩、面點以及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
“嚴把建設質量關、招商關,堅持引入有品位上檔次的餐飲店,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特色美食。”美食街負責人李友超告訴記者,美食街的商家必須要證照齊全,病媒防制設施完善,商戶要個人衛生要過關,食品加工操作規范,讓人們吃得放心安心。同時,考慮到周邊居民的需求,潮立方3樓的業態加速調整中。原先3000多平方米的面積內,分布100多家大小不一的服裝店、玩具店內,較為雜亂而且業態相對單調,計劃引入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大賣場,根據實際需要,同時增加水果店、副食品、日雜百貨、維修手機等業態類型。
“美食便民‘齊步走’。”李友超表示,下一步,為完善便民業態,潮立方一樓將建設便民服務一條街,一樓均采用鋼化玻璃作頂部,可以遮風擋雨,擬劃定固定經營區域,定時定點經營,增添修鞋、修傘、縫補、配鑰匙等相關業態滿足市民日常所需。
潮立方便民生活圈,還以特色美食購物休閑街為中心,攜手周邊豐富的業態,共同滿足居民多樣需求。據不完全統計,美食街周邊200米范圍內有12個小區,約1.5萬人,汽車停車位400多個,電動車位500多個。還有超市1家、農貿市場1家、游泳池1個、健身房、KTV等生活娛樂配套設施。此外,周邊還分布著電動車修理點、藥店、水果攤、日雜百貨、公廁、理發店等便民服務功能設施。
據白龍街道辦介紹,青年路和文明東路一帶原來是傳統的夜宵場地,馬路市場、占道經營的亂象嚴重,去年以來,對馬路市場進行了堅決取締,占道經營的現象得到了遏制,但是夜宵攤點的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民就餐不便,影響了部分小攤販業主的就業問題。潮立方建成后,不僅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就餐場地,也吸納了部分馬路市場經營者,為失業人群提供就業渠道。
特色美食街+便民生活圈,完善服務業態把便利融入市民生活,潮立方不是個例。據市“雙創”工作指揮部介紹,今年海口計劃打造海玻路、西門外社區、博愛街道騎樓老街等便民生活圈39處。目前已有海玻路、海口港社區時代廣場、西門外社區、龍舌路等32處投入使用。其中,不少便民生活圈都牽手特色餐飲街區,美蘭區人民街道充分利用海大南門夜市,水果、飾品等疏導點為依托,打造服務周邊數千居民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人民街道海岸路便民生活圈服務圈則是在利用多年形成便民夜市的優勢,豐富周邊補衣、修鎖等便民業態;位于博愛街道騎樓老街便民生活圈核心地帶的海南美食文化博覽城,這有20多個美食檔口,匯集海南各市縣特色小吃、海鮮、美食,提供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等,讓市民游客“一站式”嘗遍海南美食。
市民在美食街嘗美食,怡然舒心。
村企攜手壯大村集體經濟
在打造特色美食街過程中,受益的還有村集體經濟,村民收入得到較大幅度增加。
開業近一個月的新埠島海鮮大世界,現在已經成為不少市民一站式海鮮消費的新選擇:在市場里購買喜歡吃的水產品,到專門的海鮮加工區現做現吃。對于當地來說,項目建成后可以解決3000多人就業問題,預計年創收大約4500萬元,納稅約900萬元,參股的農村經濟社預計每年可獲約500萬元的經濟收入。
據新埠街道辦介紹,海鮮大世界項目所在地,原先就是一個違建橫生的臟亂差區域。這塊村集體留用地,長期以來疏于管理,少數村民隨意搭建鐵皮棚,低價出租給人當作倉庫或者簡易住宿地,不僅村集體收入很少,而且環境衛生差,多次整治卻容易反彈。
海鮮大世界項目采用“公司+經濟社”的模式,共同開發建設集平價水產批發、海鮮加工、海南特產、干貨、酒水、副食品、調味品、凍品、日用百貨及茶葉等批發空運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綜合批發市場。據新埠街道辦負責人介紹,海鮮大世界也是全市“雙創”為民惠民的示范工程,項目總占地面積103畝,分B、C兩大區,由海南盛世鼎立實業有限公司與新埠島農坡經濟社合作興建,共投資約人民幣2億元。
在新埠街道辦負責人看來,海鮮大世界建成后,不僅促進了當地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填補了產業空白。新埠島自古以來是瓊北的一個傳統捕撈漁場,島上漁民眾多,全新埠島共有250余艘船,漁業從業人員約有1780人,水產品種類多且供應充足。到新埠島買海鮮、吃海鮮,也是許多老海口人的選擇。不過,由于當地沒有正規的水產交易市場和規模經營上檔次的海鮮消費場所,曾經占道買賣水產品的現象一度屢禁不止,想找個環境好的地方吃海鮮很不容易。
海鮮大世界負責人王朝陽表示,項目區位優勢優越,對未來經營很有信心。新埠島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道路交通、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得到極大的改善,特別是海新大橋、東新大橋的開通,沿東新大道西連海甸東路,東接江東組團、濱海大道、美蘭機場、鋪前跨海大橋,地理位置條件非常優越。同時隨著出島及島內道路的開通、排污管道、污水處理、給排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為項目的長足發展提供便利的基礎條件。
關于項目發展,王朝陽介紹,通過完善鮮活水產品交易區、海產品干貨區、海產品加工區、水產品凍庫、海鮮加工酒樓及特色旅游商品交易區、網上交易平臺服務等功能區域,致力于打造海口一站式海鮮交易旅游消費生活服務中心,力爭成為海口海鮮消費交易的商業標桿。
據市“雙創”工作指揮部項目保障組介紹,海鮮大世界被列入海口市特色美食街行列,和預計年底建成的位于龍昆南延長線的丁村萬人海鮮廣場一道,力爭成為海口海鮮消費的南北兩張名片。
金牛北路拆除違建蝶變美食街
27日,記者走在金牛北路上,整潔平坦的瀝青路面,修剪齊整的綠植,一座騎樓風情建筑坐落道路兩側,這就是已于今年6月對外營業的海口今年打造的首條特色美食街—龍華區金牛路老稻美食大街,成為拆除違建后土地利用示范點。
“過去,這里因歷史原因,個別村民無序出租集體土地,承租者無序違規建起汽修廠、小飯店、私宰點等,建筑材料、垃圾亂堆亂倒,周邊環境臟亂差。”龍華區相關負責人說。為此,海口市及龍華區兩級政府將其列為違建分類處置拆后土地利用的試點項目之一,遵循“讓利于民,還利于民”的原則,力爭打造成為全市違建拆后土地利用的典范,
據美食街負責人成蔚介紹,項目占地100多畝,建設面積1.5萬平方米左右,是濱濂村的集體留用地,由企業投資8000多萬元進行建設。今年6月20日正式對外營業,當天,上千食客來到美食街嘗鮮各地近百種特色小吃,總營業額過萬元,消費充值近5萬元,實現“開門紅”。
“預計每年濱濂村可獲得100多萬收入,目前企業已付給村里近40萬元。”成蔚說,項目建成前,原來鐵皮棚出租每年給村里帶來的收入不到10萬元。特色美食街的建設不僅帶動了村集體收入的大幅上升,還接納許多曾經占道經營的流動攤販入店經營,“僅僅是小吃街里25個檔口中,一半左右都曾是附近流動攤販,屬于困難群眾。”成蔚表示,還有部分檔口是提供給下崗再就業的人員作為創業平臺和實訓基地。
目前,金牛北路老稻美食大街70%的鋪面已經開業。主打韓國烤肉、潮汕蟹粥、川菜等業態的20多家品牌店已經入駐一樓,共32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1200多名食客。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風格打造的秀水小鎮,外立面繪上清明上河圖,里面按照大樹+流水+亭臺樓閣三個元素打造,許多市民游客慕名而來,不僅品嘗特色美食還在店內外爭相拍照留念。
美食街讓古城墻“露真容”
品嘗特色小吃,看百年古城墻,瓊山區今年重點打造的首條特色美食街——培龍市場后街美食街立面改造已近尾聲,正推進業態調整,近日一家咖啡店立足老房子特色,進駐培龍后街,成為美食街首批營業商戶。
“毗鄰擁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墻是美食街獨特的亮點。”府城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說,在美食街建設過程中,對原本狹窄的市場后街進行了拓寬,依法拆除兩邊部分簡陋破舊的瓦房,露出了被遮擋多年的古城墻。
“太開心了,真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這段古城墻。”年過7旬的府城居民吳阿公說,這段古城墻承載了自己兒時的回憶,小時候經常和小伙伴爬到城墻上玩耍,但后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加上當時文物保護意識不強,不斷拔地的建筑在城墻旁邊出現,城墻已經“不見了”至少有60年了。
為了加強古城墻的修復保護,近日,瓊山區政府會同市區文體部門,現場調研府城培龍市場后街,聽取文物部門的意見。“古城墻作為府城千年歷史的縮影,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要盡快盡早予以修復保護;要保護和利用相結合,融入到當前后街特色美食街建設中去,真正讓市民在品嘗風味美食的同時欣賞到古城墻古色古香的韻味。”瓊山區相關負責人說。
特色美食街北至忠介路,南至培龍市場,全長252米,占地3561平方米。記者現場看到,美食街入口處立著紅色的高大門樓,公共通道鋪上了青石磚,兩側的多層建筑立面古色古香,經過統一的立面改造,僅用幾個月的時間,這個原本破舊的菜市場后街,已蝶變成具有瓊北老建筑風格的特色美食一條街。
在連月來不停的業態調整下,越來愈多的商戶開始逐步改變原有的業態,美食街將于近期陸續開業。據規劃,將劃分為本地特色小吃區、外來特色小吃區、熱帶水果區、燒烤區、公共就餐區等。同時,以地方美食文化為主,主要經營本地小吃、甜品、熟食燒烤、咖啡冷飲、外地小吃等。
著力打造城市美食名片
按計劃,海口今年將建設11條特色美食街,著力打造城市美食名片。圍繞濱海、本土、夜生活等海口特色元素,結合市民、游客“吃娛購游”一體的客觀需要,首先重點打好3張海口名片。一“入海口”名片:結合南渡江入海口的地域概念,打造一個,將西溪里酒吧一條街、廣物濱江海岸酒吧一條街、新埠島金水門海鮮城升級改造;輻射海甸沿江二東路美食街,構建一個海鮮美食的聚集帶。二是“山海相連”名片:打造西海岸歡樂海岸、火山口地質公園美食街,歡樂海岸位于長彤路與濱海大道交叉口,周邊聯系西海岸、觀瀾湖高爾夫、馮小剛電影公社、火山口、紅樹林保護區等各景點,機場、火車站、繞城高速等四通八達,滿足外地游客食宿和海口及周邊城市居民周末外出游玩的需求。三是“騎樓”名片:在4A級景區騎樓老街選中山路或附近的新民西路進行業態調整,集中經營海南本土名小吃,既方便游客,又能凝聚騎樓老街景區人氣,提升景區檔次。集中經營海南本土名小吃甚至可以延伸到居仁坊,鼓勵居民參與經營。
(海口網9月28日訊)
?
?
相關鏈接:
吃貨們有福了!海口南沙路特色美食街明年2月建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