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美食街嘗美食,怡然舒心。
村企攜手壯大村集體經濟
在打造特色美食街過程中,受益的還有村集體經濟,村民收入得到較大幅度增加。
開業近一個月的新埠島海鮮大世界,現在已經成為不少市民一站式海鮮消費的新選擇:在市場里購買喜歡吃的水產品,到專門的海鮮加工區現做現吃。對于當地來說,項目建成后可以解決3000多人就業問題,預計年創收大約4500萬元,納稅約900萬元,參股的農村經濟社預計每年可獲約500萬元的經濟收入。
據新埠街道辦介紹,海鮮大世界項目所在地,原先就是一個違建橫生的臟亂差區域。這塊村集體留用地,長期以來疏于管理,少數村民隨意搭建鐵皮棚,低價出租給人當作倉庫或者簡易住宿地,不僅村集體收入很少,而且環境衛生差,多次整治卻容易反彈。
海鮮大世界項目采用“公司+經濟社”的模式,共同開發建設集平價水產批發、海鮮加工、海南特產、干貨、酒水、副食品、調味品、凍品、日用百貨及茶葉等批發空運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綜合批發市場。據新埠街道辦負責人介紹,海鮮大世界也是全市“雙創”為民惠民的示范工程,項目總占地面積103畝,分B、C兩大區,由海南盛世鼎立實業有限公司與新埠島農坡經濟社合作興建,共投資約人民幣2億元。
在新埠街道辦負責人看來,海鮮大世界建成后,不僅促進了當地就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填補了產業空白。新埠島自古以來是瓊北的一個傳統捕撈漁場,島上漁民眾多,全新埠島共有250余艘船,漁業從業人員約有1780人,水產品種類多且供應充足。到新埠島買海鮮、吃海鮮,也是許多老海口人的選擇。不過,由于當地沒有正規的水產交易市場和規模經營上檔次的海鮮消費場所,曾經占道買賣水產品的現象一度屢禁不止,想找個環境好的地方吃海鮮很不容易。
海鮮大世界負責人王朝陽表示,項目區位優勢優越,對未來經營很有信心。新埠島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道路交通、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得到極大的改善,特別是海新大橋、東新大橋的開通,沿東新大道西連海甸東路,東接江東組團、濱海大道、美蘭機場、鋪前跨海大橋,地理位置條件非常優越。同時隨著出島及島內道路的開通、排污管道、污水處理、給排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為項目的長足發展提供便利的基礎條件。
關于項目發展,王朝陽介紹,通過完善鮮活水產品交易區、海產品干貨區、海產品加工區、水產品凍庫、海鮮加工酒樓及特色旅游商品交易區、網上交易平臺服務等功能區域,致力于打造海口一站式海鮮交易旅游消費生活服務中心,力爭成為海口海鮮消費交易的商業標桿。
據市“雙創”工作指揮部項目保障組介紹,海鮮大世界被列入海口市特色美食街行列,和預計年底建成的位于龍昆南延長線的丁村萬人海鮮廣場一道,力爭成為海口海鮮消費的南北兩張名片。
金牛北路拆除違建蝶變美食街
27日,記者走在金牛北路上,整潔平坦的瀝青路面,修剪齊整的綠植,一座騎樓風情建筑坐落道路兩側,這就是已于今年6月對外營業的海口今年打造的首條特色美食街—龍華區金牛路老稻美食大街,成為拆除違建后土地利用示范點。
“過去,這里因歷史原因,個別村民無序出租集體土地,承租者無序違規建起汽修廠、小飯店、私宰點等,建筑材料、垃圾亂堆亂倒,周邊環境臟亂差。”龍華區相關負責人說。為此,海口市及龍華區兩級政府將其列為違建分類處置拆后土地利用的試點項目之一,遵循“讓利于民,還利于民”的原則,力爭打造成為全市違建拆后土地利用的典范,
據美食街負責人成蔚介紹,項目占地100多畝,建設面積1.5萬平方米左右,是濱濂村的集體留用地,由企業投資8000多萬元進行建設。今年6月20日正式對外營業,當天,上千食客來到美食街嘗鮮各地近百種特色小吃,總營業額過萬元,消費充值近5萬元,實現“開門紅”。
“預計每年濱濂村可獲得100多萬收入,目前企業已付給村里近40萬元。”成蔚說,項目建成前,原來鐵皮棚出租每年給村里帶來的收入不到10萬元。特色美食街的建設不僅帶動了村集體收入的大幅上升,還接納許多曾經占道經營的流動攤販入店經營,“僅僅是小吃街里25個檔口中,一半左右都曾是附近流動攤販,屬于困難群眾。”成蔚表示,還有部分檔口是提供給下崗再就業的人員作為創業平臺和實訓基地。
目前,金牛北路老稻美食大街70%的鋪面已經開業。主打韓國烤肉、潮汕蟹粥、川菜等業態的20多家品牌店已經入駐一樓,共32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1200多名食客。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風格打造的秀水小鎮,外立面繪上清明上河圖,里面按照大樹+流水+亭臺樓閣三個元素打造,許多市民游客慕名而來,不僅品嘗特色美食還在店內外爭相拍照留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