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南飛季節捕鳥販子張近萬米網捕鳥 南飛鳥多被截攔“吃、放生、玩” 捕鳥產業鏈環環相扣
志愿者在拆除鳥網。
被網捕住的南飛候鳥。
國慶期間,一則《太慘,這個假期最悲傷的新聞》刷爆朋友圈:天津、河北唐山交界處驚現萬米捕鳥網,數千只鳥掛網死亡,在被捕的野生鳥中,甚至不乏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天津是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每年9至11月,候鳥南下會在此歇息。據護鳥志愿者介紹,有些候鳥價格高達數千元,不少捕鳥者在利益面前鋌而走險。目前捕鳥產業鏈已經形成:捕鳥——催肥——殺鳥——賣鳥。而候鳥主要流向三大市場:吃、放生、玩。
護鳥志愿者們呼吁:勸君莫打遷徙鳥,來年百鳥盼春歸!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李華
這個國慶假期,天津護鳥志愿者王明(化名)、劉懿丹都忙壞了。劉懿丹和執法人員等一行人前往天津寧河區搗毀了兩處非法捕鳥人工催肥窩點。王明是天津民間巡查隊隊長,10月11日,他們在濱海新區又發現大片用于捕鳥的鳥網。
鳥殤
萬米網海
從10月2日至10月6日,一共1.5平方公里內,護鳥志愿者和執法部門人員連續清除了近萬米的鳥網,總共解救活鳥將近2000只,在網上的死鳥有兩三千只,“還有一些是在地上腐爛的,滿地都是死鳥。”現場志愿者說,“這些年來,從來沒有單次發現這么多鳥網,從來沒有!”
參與現場拆鳥網的志愿者回憶,鳥網之多,令人絕望,從沒遇過,“很多時候一張網掛滿了鳥兒,僅有的人力全都撲上去,用最快速度解救,但仍然有大量候鳥來不及搶救。”
10月5日,天津漢沽又在中新生態城發現萬米鳥網!茫茫網海中,志愿者又奮戰了一日,當地派出所也雇了工人,大家一起拆網救鳥,可是仍然還有許多鳥網沒拆。只能把活的鳥先救了。天黑后志愿者們都癱在地上,被網住的鳥往往會因為極度緊張等原因快速死亡,人力有限,大家又累又絕望!
“茫茫網海,拆網的人力很快就被淹沒,但是鳥網太多了,根本拆不完!”王明說,候鳥掛在網上,他們救下來活著的候鳥,取完證就放了,有的鳥死在網上,然后就埋了,“(現場)情況慘極了”。
志愿者田陽在現場拍下了一段現場:在濕地蘆葦蕩中,很多鳥網已經拆除了,濕地里都是陣陣候鳥腐蝕的味道。視頻鏡頭下的鳥已經腐爛了,從10月1日晚上到2日,鳥販子基本沒來收鳥,濕地內鳥尸惡臭連連。
候鳥
被“吃、放生、玩”
“天津是候鳥遷徙帶”,王明說,天津的漢沽、寧河、武清區全是候鳥道,從東到西都有候鳥,有水鳥也有陸鳥,“我們這有一個濕地,到了11月份,天鵝都在這里歇息,還有全世界只有2000多只的東方角鸮,它們在天津歇息以后就往南方遷移去了。”他說,遷徙時間從9月到11月,候鳥從北方往南方遷移。
相關調查的數據證實,從我國過境遷徙的候鳥種類和數量約占世界20%至25%左右。天津位于“東亞/澳大利亞遷徙線”,是重要中轉站。該遷徙線上主要候鳥有:白鸛、天鵝、黑鸛、老鷹、貓頭鷹等猛禽、雀科鳥,地球上種類數量最多的候鳥是相思、畫眉等。
王明加入護鳥志愿者已有2年多,據他長期觀察,一張捕鳥網長7、8米,寬1米,捕鳥人一溜一溜地布置鳥網,兩頭竹竿一固定就是一片網,一溜插5、6片鳥網,鳥一飛過去就撞上了,“就這么一個逮法”。
捕鳥人逮鳥,一種方式是用誘捕鳥,把誘捕鳥放在籠子里,掛在鳥網周圍,誘捕鳥一叫喚,吸引其他候鳥飛過來,就撞到網上了。還有一種是用電子誘鳥機,這種電子機模擬鳥嘰嘰喳喳的叫聲,其他鳥聽到叫聲就都飛過去了,一飛就撞到網上了,“他們都這樣捕鳥。”王明觀察到,近幾年,捕鳥情況厲害,“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想吃野味”,這提供了一個捕鳥市場。另外,佛教提倡放生,這些捕鳥人捕了鳥,提供給那些信徒放生,這是另一個市場。還有遛鳥的玩主,這也是一個市場。
“捕鳥就這三大市場:吃、放生、玩。”王明說。
救鳥
最怕被打擊報復
2014年天津民間巡查隊成立,這是“讓候鳥飛”公益組織領導下的一支隊伍,天津巡查隊有2個組,一個組5個人,天天倒班著干活。
國慶期間,王明和巡查隊成員協助執法部門在漢沽就抓到一個捕鳥人。這次沒起什么沖突,大家把捕鳥人堵在中間,警察當場給他銬上手銬帶走了。護鳥志愿者與捕鳥人站在天平的兩端,有沖突在所難免,以往捕鳥的人會阻止志愿者拆網,現在大部分捕鳥人都不敢了,他們知道(捕鳥)違法,“見到我們就跑”。
王明說,捕鳥利潤高,有些鳥能賣幾千元一只,有些捕鳥人一個早上可以賺好幾千元,從而選擇鋌而走險。
過了候鳥遷移期,捕鳥的人就少了,“我們就去鳥市、飯館巡查、宣傳,一年四季都沒閑著,因為鳥市一年四季都在賣,我們發現情況就舉報給公安。” 巡查隊閑不下來。
巡查隊都是利用業余時間行動,幾個人倒班,“我們一個人一個月去幾天,其他時間還得正常上班。”王明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天津轄區的縣區、郊外。
“我們考慮的是生態環境,甭管你干什么,各行各業都需要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其中鳥在當中顯得更加重要。”王明和巡查隊成員看到了這個重要性,但很多老百姓沒有看到,于是他們成為了志愿者。王明是巡查隊隊長,他的網名是“中正之道”,但他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這些年做志愿者,擋了不少人財路,很多人都在尋思報復他。
“一個養鳥場有幾十萬、上百萬的收益,我們舉報后被搗毀了,這些人破產了,肯定恨我們,想打擊報復我們。”上個月,王明和隊友幫助執法部門倒毀了一個養鳥場,放飛了3.6萬多只候鳥,去年他們還幫忙倒毀了幾個養鳥場。王明知道自己成為這些人的心頭恨。
護鳥
一月租車近兩千
民間巡查隊與鳥販子們斗智斗勇。鳥網在明眼處,好找易拆,而養鳥場、鳥市可是地下黑市交易,隱蔽性強。
“養鳥場都是偷著干,我們也是依靠別人提供的信息,要是沒人提供,很難找到養鳥場。”長期的斗爭經驗,王明已經掌握了鳥販子的手法:他們一般租一個很隱蔽的地方,白天鎖上門、晚上再行動,周圍人都不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他們知道這是違法,都是偷著干。”鳥市、餐館也是偷著賣候鳥,其手法也挺隱蔽,“我們一般上農家院、漁村、漁館,這些地方賣野味的多。”有時,王明和隊友直接以志愿者身份上這些地方宣傳,有時也能發現他們賣候鳥,“他們在菜單上寫著,像什么炸麻雀、野兔、野山雞、大雁。”
一經發現有販賣候鳥的違法行為,志愿者們第一時間向執法部門舉報。
相應地,舉報得多了,危險也隨之而來,“沒法保護自己,干這個就得豁出去,什么都怕就干不了。我們經常跟鳥販子動手,他們恨我們,還動手打我們、罵我們,這樣我們也得干。”
志愿者們也常常跟林業部門合作,林業部門給志愿者標語,“我們幫忙掛,發現情況向他們舉報,他們跟我們一起搞普法宣傳,跟每個區林業局都有合作。”
回憶這幾年的志愿者經歷,王明深感干這公益事業不容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另外,巡查也需要一筆不小的支出,租用巡查車一個月1900元,還要油錢,購買巡查設備等,“干什么都需要錢。”這些費用他們向社會募捐,“現在愿資助的人也在增加,這是可喜的變化。”
?
相關鏈接:
萬米獵捕鳥網驚呆網友 “圍網捕鳥”緣何屢禁不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