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嶺。新華網發(李民 攝)
“扶貧先扶志,思想扶貧先行”“網格化管理,任務層層分解”“‘干部加貧困戶’連手幫扶”……自今年8月9日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扶貧推進工作會以來,樂東200多名縣直機關工作隊員和2000多名鎮村干部進村入戶走訪、與扶貧戶結隊子幫扶,各鎮、村涌現出了一批經驗與做法。
志仲鎮是樂東“毛公山”腳下的一個黎、苗族同胞聚居的鄉鎮,全鎮全年脫貧任務為889戶3957人。
容亞亮一家共8口人,其本人患有腿疾,妻子及兩個兒子均患有精神疾病,是一家典型的因病致貧家庭。之前,一家8口僅蝸居在一間30平米不到的竹棚小屋里。志仲鎮委、鎮政府在了解其家庭情況后,制定了相關的幫扶措施。幾個月后,容亞亮一家終于住上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足足有118平米。
張燕香一家6口人,上有年過八旬的婆婆,下有4個兒女,三年前,由于丈夫的意外身故,張燕香這“半邊天”,盡是烏云密布。今年,扶貧的春風吹進這個破碎的家庭,平頂房破土而起、益智和牛大力苗種下了、低保也保障了這個家的柴米油鹽,好日子正在降臨。
這兩個典型案例是志仲鎮扶貧攻堅工作見成效的體現,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志仲鎮扶貧工作好的做法。
樂東當地經濟作物。新華網發(李民 攝)
該鎮對全鎮889戶建檔立卡,對貧困戶進村入戶調查原始資料進行歸類細化,歸檔裝柜并制作志仲鎮扶貧工作臺賬。并強化了領導作用,實行網格化管理,任務層層分解,責任明確到戶到人。每日,鎮扶貧辦利用短信平臺,對各村脫貧完成進度都會進行通報。
有海南“書法之鄉”之稱佛羅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59戶1593人,該鎮主要領導提出“扶貧先扶志,思想扶貧先行”的工作思路。
針對缺資金致貧戶,鼓勵自我發展能力較強貧困戶通過貸款解決生產資金短缺問題,由政府全額貼息二年,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同時加大對貧困戶貼息貸款政策的宣傳力度,簡化貸款流程、手續,采取上門或到村委會集中辦理的方式為貧困戶辦理貸款,解決貧困戶自主發展生產的資金瓶頸問題。
“我一直想搞養殖賺些錢,卻苦于沒有資金和技術。現在政府和村委會成立合作社幫我們養牛,既解決了我們沒有技術、飼養管理水平低的問題,又解決了資金投入和養殖風險問題。”大安鎮昂外村七組貧困戶楊祝明說。
這是大安鎮創新扶貧模式——“合作社+農戶”養牛產業扶貧項目。該項目通過貧困戶參與、統一規劃養殖用地、專人飼養管理、合作分成等方式進行小黃牛、山羊等禽畜養殖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樂東海岸線。新華網發(李民 攝)
在樂東縣沿海三鎮中,干部的主動擔當,扛起了扶貧攻堅戰大旗。
九所鎮十所村黨支部書記陳玉佑主動帶頭聯系貧困戶中最困難的4戶作為自己的結隊幫扶對象。在他的帶動下,村兩委干部均主動聯系3、4戶貧困戶作為幫扶責任對象,并將貧困戶的需求、幫扶措施、幫扶動態和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在公開欄里公開,強化幫扶責任,接受群眾監督。
利國鎮紅五村轉變過去扶貧工作“等靠要”的依賴思想,針對該村貧困戶主要存在因病致貧、缺資金問題,該村決定從有限的集體經濟中拿出相當一部分工作經費優先用于扶貧工作,將扶貧工作作為全村中心工作來抓。
黃流鎮鎮委書記鄧耀以身作則,率先出資1.1萬元為其結對幫扶的2戶農戶,解決了4名貧困戶子女上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問題。在他的倡議和以身作則的帶領下,全鎮共有78名鎮干部和191名村干部主動提出對有子女上學及生活較為困難的貧困戶結對幫扶,每人每月資助200至500元不等的結對幫扶資金,用心用情做好“干部加貧困戶”連手幫扶工作。據統計,每月鎮、村干部資助的幫扶資金達16150元,一年共計193800元,幫扶128戶貧困戶。
?
?
相關鏈接:
以百姓滿意度檢驗扶貧成效 ——五論打好脫貧攻堅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