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搞養殖賺些錢,卻苦于沒有資金和技術。現在政府和村委會成立合作社幫我們養牛,既解決了我們沒有技術、飼養管理水平低的問題,又解決了資金投入和養殖風險問題。”大安鎮昂外村七組貧困戶楊祝明說。
這是大安鎮創新扶貧模式——“合作社+農戶”養牛產業扶貧項目。該項目通過貧困戶參與、統一規劃養殖用地、專人飼養管理、合作分成等方式進行小黃牛、山羊等禽畜養殖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樂東海岸線。新華網發(李民 攝)
在樂東縣沿海三鎮中,干部的主動擔當,扛起了扶貧攻堅戰大旗。
九所鎮十所村黨支部書記陳玉佑主動帶頭聯系貧困戶中最困難的4戶作為自己的結隊幫扶對象。在他的帶動下,村兩委干部均主動聯系3、4戶貧困戶作為幫扶責任對象,并將貧困戶的需求、幫扶措施、幫扶動態和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在公開欄里公開,強化幫扶責任,接受群眾監督。
利國鎮紅五村轉變過去扶貧工作“等靠要”的依賴思想,針對該村貧困戶主要存在因病致貧、缺資金問題,該村決定從有限的集體經濟中拿出相當一部分工作經費優先用于扶貧工作,將扶貧工作作為全村中心工作來抓。
黃流鎮鎮委書記鄧耀以身作則,率先出資1.1萬元為其結對幫扶的2戶農戶,解決了4名貧困戶子女上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問題。在他的倡議和以身作則的帶領下,全鎮共有78名鎮干部和191名村干部主動提出對有子女上學及生活較為困難的貧困戶結對幫扶,每人每月資助200至500元不等的結對幫扶資金,用心用情做好“干部加貧困戶”連手幫扶工作。據統計,每月鎮、村干部資助的幫扶資金達16150元,一年共計193800元,幫扶128戶貧困戶。
?
?
相關鏈接:
以百姓滿意度檢驗扶貧成效 ——五論打好脫貧攻堅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