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京冀人力社保一體化進程,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簽署《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深化合作協議》,確定了推進京冀人力社保一體化“4+3”工作目標。
《協議》明確了京冀兩地將從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服務、勞動關系等4個方面進一步加強省級合作,并確定曹妃甸、新機場、燕郊這3個區域為深化合作、重點突破地區,共同推動兩地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加快京冀人力社保一體化進程。
退休異地安置可異地就醫
促進就業創業服務一體化。協議要求,兩地將著力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標準的統一,統一服務內容、工作程序、場地設施要求、機構管理制度等。今后,兩地的2152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其中,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有693家)將按統一標準,為群眾提供職業介紹、職業培訓、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人事勞動事務代理、人力資源培訓、人才素質測評、高級人才尋訪、勞務派遣、人力資源管理咨詢、人力資源軟件等一系列人力資源服務。
推動社會保障順暢銜接,兩地互認9075家定點醫療機構。目前北京有定點醫療機構2188家,河北有6887家。今后,在京冀兩地長期駐外和退休后異地安置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都可從這9075家定點醫療機構中選擇自己在異地就醫的定點醫院,方便群眾異地就醫。
同時,兩地將進一步健全異地協查機制,北京將異地就醫費用的監督核查納入了協議管理,實現異地經辦機構對異地參保人員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的直接監督核查。
在國家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平臺聯通前,京冀兩地共同為異地就業人員開辟就醫報銷綠色通道,力爭實現票據提交當天就完成審核。
互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資格
深化區域人才交流合作,京冀兩地將互認人才資質,參與中國(河北)博士后成果轉化基地建設,并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培育留創園建設新模式。
人才資質互認是指互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資格、人力資源市場從業人員資質,以及互認外籍人才流動資質,打破地域界限和人才流動壁壘,下一步,還將互認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
同時,京冀還將共同依托中國(河北)博士后成果轉化基地,通過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技術服務、項目考察、學術研討等活動,引導和支持在京博士后、研發機構和企業等,到基地轉化成果。
此外,京冀還將聯手共建留學人員創業園,由北京派駐管理人員,借助北京市在留創園建設和管理上的經驗,為河北留創園提供智力支持,實現京冀兩地人才“共享、共用”。
加強區域監察和爭議處理協作,京冀將建立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協調處理平臺,共享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信用信息,實現勞動監察案件“一點投訴、聯動處理”,減少跨地區案件的流轉審批層次,著力提高辦案效率。
同時,京冀還將建立勞動人事爭議協同處置機制,實現跨兩地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就地處理及時化解,加強溝通交流和典型案例的分析研判,依法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兩地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北京周邊北京居民就近報銷
面向曹妃甸地區,京冀兩地將根據曹妃甸用人單位需求,共同在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留學人員、高校畢業生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其中,對入駐的北京市屬國有企業,北京市將在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高校畢業生等方面研究專項支持政策;同時,引導留學人員創辦企業“在京注冊、在曹落地”,鼓勵在京注冊、在曹創業留學人員參加科技項目擇優資助評選等活動。
面向北京新機場地區,京冀兩地將建立建設工程勞動用工協調監管機制,成立協調小組,由兩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和工傷保險部門、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廊坊市相關單位組成,劃分勞動用工監管轄區邊界,明確監管事權,共商跨區域監管中的疑難問題,定期交流工作情況,聯合處置勞動糾紛,穩定北京新機場建設隊伍,確保建設工程順利推進。
面向燕郊等北京周邊區域,為解決在燕郊地區居住的本市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的問題,以及居住在京冀接壤的河北省廊坊、張家口、承德、保定等14個縣(市、區)參加了北京市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人員的就近就醫問題,出臺專門醫保政策,使這部分北京居民(包括在職職工、退休人員和城鎮居民),可以在居住地共335家定點醫療機構就近就醫。
?
?
?
相關鏈接:
野生斑羚重現房山 京冀地區生物多樣性正在恢復完整?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