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轉移就業脫貧,政府牽線,供需匹配,粵湘鄂勞務協作試點啟動
????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
????湖北省鄖西縣城關鎮農民丁秀麗,最近在深圳富臨大酒店客房部找到了新工作。她樂呵呵地說:“以前在縣里的超市打工,月收入不到1000元,現在包吃住,一個月3000多元,我干脆把老公也一塊拉來干了!”
????丁秀麗的機會,來自今年人社部與國務院扶貧辦啟動的粵湘鄂勞務協作脫貧試點。
????新時期脫貧攻堅,轉移就業是一個重要渠道。“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到2020年,我國將通過幫助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解決1000萬人脫貧。此次試點,目的就是為廣大貧困人口找到穩定就業的途徑,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工作機制。
????年齡偏大、技能低,出不去、不穩定,貧困勞動力自主就業困難重重
????從湖北鄖西縣東寺村到深圳,身體不好、缺乏技能,30多歲的錢大堰,不久前終于在“就業月老”牽線下找到了工作,家鄉的老父親錢正倉也松了口氣:“兒子能有個活干,養活了他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p>
????“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最大的問題是出不去,有的年齡偏大、技能較低,有的是因為家庭因素,上有老下有小,走不了。”人社部就業促進司統籌就業處處長楊穎琳說,打工無門的貧困戶,是這次政府牽線的重點。
????“通過穩定就業,可以達到‘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编y西縣人社局局長魏榮冰說,據測算,在廣東就業的貧困人口試用期滿后,月凈收入3000元,以家庭平均5口人算,年人均收入7200元,遠高于當地的脫貧標準線4300元。
????鄖西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3萬人,其中有勞動能力的7.3萬人,縣里確定了勞務協作就業的3個主要方向:已經赴廣東就業的,進行跟蹤服務,實現穩定就業;對有就業意向的貧困人口,實行人崗對接;對初、高中畢業未能繼續升學的,進行定向教育,使其成長為技能型產業工人。
????走出去不穩定,也是貧困勞動力的一大難題。25歲的陳巍同樣來自鄖西縣農村,他講起自己的打工經歷:“提著行李箱東奔西跑,去人才市場、工廠門口,也在網上找過,還被中介坑過200塊錢,很心酸。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每月840元的底薪,還時不時拖欠,沒多久我就回家了?!?/p>
????搭上勞務協作快車,陳巍成為深圳美律電子的一名品檢技術員,月收入近4000元?!斑@次找工作和之前大不一樣,政府幫我們對接好企業,從湖北一直送到深圳,心里踏實多了?!标愇≌f。
????從今年4月至8月,鄖西縣共組織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11場,共組織2352名貧困人員進場應聘,有374人實現赴廣東就業。
????“兩份清單”讓供需精準對接,教育培訓讓貧困農民技術在手
????貧困勞動力想干什么?企業需要什么崗位?精準對接是道難題。
????深圳市與勞務輸出地建立動態機制,一份求職需求清單,一份崗位供給清單,讓供需信息有效對接。為提高就業精準度,雙方建立起“三來三往”對接模式:先根據輸出地貧困勞動力基礎數據,初步收集求職意向;然后發動有用工需求的企業針對性開發崗位,并將信息反饋輸出地;最后,招聘企業再次篩選,提高崗位適配性。
????深圳市出臺政策,鼓勵多用、用好貧困地區員工,對接收貧困人口就業9個月以上的企業,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穩崗就業獎勵。
????招進來還得穩得住。深圳專門開發了貧困勞動力跟蹤服務系統,全過程閉環式管理。建立崗位儲備制度,按1∶0.3的比例儲備有效崗位。
????坪山新區就業中心主任黃向英介紹:“前段時間有2名員工反映崗位不適應,我們了解情況后,根據他們的特長和意愿,一對一服務,新找了一個家具公司工作?!?/p>
????找得準還得干得了。教育培訓是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的根本之策?!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公司針對貧困勞動力設計了入職培訓,有專門老師輔導,直到能獨立上手。已經有3位員工轉為生產技術崗位。”深圳欣旺達電子股份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李章溢說。
????來自湖南省花垣縣朋巖村的石剛,經過培訓,從電焊工晉升為模具技工,月收入4000元左右。“有技術在手,今后飯碗不愁了。”石剛說。
????智力扶貧也是勞務協作的重點。在農村,初、高中畢業后未能繼續升學的“兩后生”大有潛力,“這類青年接受免費職業技術教育,學習一技之長,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睏罘f琳認為。
????20歲的吳邵東今年剛從湖南花垣縣邊城高中畢業,看到“兩后生”的政策后報考了深圳市技師學院汽修專業?!懊鈱W費,來回車費報銷,每年還有3150元的生活補助,家里負擔輕多了,而且專業實用,畢業就可以就業!”吳邵東對未來充滿信心。
????政府牽線搭橋,貧困勞動力向精準輸出轉變。截至8月底,深圳市36家企業提供與貧困勞動力意愿匹配度較高的崗位3887個。在智力扶貧方面,廣東省錄取157名貧困地區“兩后生”入讀技工院校。
????貧困勞動力穩崗率不高,“造血式”智力扶貧、就地就近就業是關鍵
????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貧困勞動力雖然通過勞務協作找到了工作,但穩崗率仍然偏低。如湖南省花垣縣向廣東省輸送的116人中,已有78人離職或返鄉。
????多家企業的人事負責人表示,貧困勞動力離開的原因多樣,有的不適應工廠工作節奏,有的不適應城市生活,還有的是家庭原因等。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云分析:“貧困勞動力跨省轉移就業,面臨較高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如果單純靠兩三千元工資,可能達不到他們的預期?!?/p>
????一些企業提出,貧困勞動力素質與崗位要求有差距?!拔覀儚氖码娮又圃?,女性更有優勢,之前企業招的都是20歲—30歲的女性,這幾次勞務協作招的大部分是30歲以上的男性?!鄙钲诿缆呻娮佑邢薰救耸赂敝鞴苌耆硎?,從新近來粵的貧困勞動力看,大部分人只能從事保安、保潔、倉儲等技能要求較低的崗位。
????如何讓貧困農民通過轉移就業穩定脫貧?“必須大力開展‘造血式’智力扶貧,切實提高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技能,真正提高就業質量。”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人表示。
????引導就地就近就業,實現“鳳還巢”同樣重要。在湖北省鄖西縣恒達掃帚廠,有60多個留守婦女、老人、殘疾人常年在那里工作?!拔覀冞@兒都是計件干活,工作時間靈活,這更切合農村實際。”合作社理事長胡朝柱介紹說。
????“對年齡較大、技能較低的貧困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是值得鼓勵的方向?!睏罘f琳認為,這需要依托發展當地產業、易地搬遷扶貧等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實現多渠道就業。
?
?
?
?
相關鏈接:
前三季度??诔擎傂略鼍蜆I超4萬人
??冢壕蜆I一人脫貧一戶 技能培訓架起脫貧致富橋
政能亮|就業才是經濟真正的“晴雨表”
市人社局回復“關于靈活就業人員問題”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