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今年52歲的貧困戶李茌秀在寧都博軒網絡扶貧有限公司打包臍橙。在這里工作,包吃包住日薪還有60元,讓她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寧都博軒網絡扶貧有限公司依托寧都縣竹笮鄉賴沙電商村而創立,實行“網店+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已讓李茌秀等30多名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寧都縣竹笮鄉賴沙電商村是江西省贛州市網絡扶貧行動的剪影。在脫貧攻堅戰中,贛州市扎實推進網絡覆蓋、農村電商、網絡扶智、信息服務和網絡公益等五大工程,讓更多的群眾用上互聯網,讓更多的農副產品走向大市場。
目前,贛州市電子商務進農村已實現全覆蓋,為貧困戶提供免費電商知識培訓10000余人,為確保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從高空中拍攝到的寧都縣竹笮鄉賴沙電商村。
脫貧攻堅進入“E時代”
11月28日,寧都博軒網絡扶貧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城在臍橙基地,一邊調度工人采摘臍橙,一邊用手機向網絡客戶直播豐收的場景。
陳城能在果園實現網絡直播,與江西省贛州市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今年來,贛州以“寬帶中國”示范城市為契機,積極爭取工信部、財政部對農村寬帶建設的支持,全市建成移動基站2.2萬余個,其中4G基站1.1萬余個。
特別是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項目,贛州市2016年計劃投入8.24億元,計劃建設基站5769個,截至9月底已投入6.15億元,其中4G網絡建設項目投入4.24億元,寬帶覆蓋和寬帶提速項目投入1.92億元,新建基站4192個。
如今,2G、3G網絡基本實現城區、鄉鎮、行政村全覆蓋,移動4G網絡實現城區、鄉鎮全覆蓋、行政村82%覆蓋。基于這些信息基礎設施的保障,陳城等贛州電子商務從業者才得以實現“到哪賣到哪”。
電商村服務站遍地開花。圖為寧都縣賴沙電商村服務站 。
為拓展網絡扶貧的點和面,贛州還采用PPP模式,開發了集大數據分析、在線預定、智慧導游導覽導航、智慧監管、智慧營銷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旅游平臺和手機APP,實現景區購票、土特產在線購買、景區一鍵導覽、旅行社產品在線報名等功能。
同時,大膽借助“互聯網+”思維,在現代農業等領域開發軟件和產品,拓展脫貧攻堅新路徑。如贛州的江西云商專業合作社采用物聯網技術,讓會員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APP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全程進行監控和直接下單購買。
借助互聯網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同步拓展致富路。其中,贛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依托互聯網建立了農業智能控制系統、大田“四情”檢測平臺、農產品電子商務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放心。
依托信息基礎設施的全覆蓋,贛州不斷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力和驅動力,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正借著互聯網的東風,搭上網絡扶貧的快車,帶領貧困群眾奔小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