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率高達16%
在性少數群體里,比起同性戀和雙性戀,跨性別人群感染HIV的比例更高。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蔡泳所在的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日前對220位跨性別女性人士進行調查研究,數據表明,這類人群中有16%是HIV感染者。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男男性行為人群8%-9%的感染率。
跨性別人群指的是,自我認定的性別與先天生理性別不一致的人群。
無國界愛心公益基金會11月28日發布的《中國多元性別群體健康狀況調查》數據也顯示,調查對象中,22%跨性別女性是艾滋病感染者。
高感染率與跨性別女性就業難有一定關系。“跨性別女性最普遍的工作就是表演和性工作者”,沈陽愛之援助健康咨詢中心的負責人馬鐵成和他的團隊主要服務于性少數群體和跨性別者,馬鐵成遇到的大部分跨性別女性在找工作時都會遭到歧視。“那些能找到好工作的人處于這類人群金字塔的頂端,大部分跨性別女性的生活艱辛”,馬鐵成介紹,他們不僅在用人單位受到歧視,很多家庭都無法容忍孩子是跨性別者。
雖然穿著打扮上靠近女人,但大部分跨性別女性的身份證和戶口本上依舊寫著“男”,自我性別認定和先天性別的矛盾是這類人最大的困擾。
跨性別女性潘齊對此深有體會,今年七月份,潘齊披著長發,踩著坡跟涼鞋到一家飯館面試服務員的工作,看到潘齊女性的打扮老板覺得有點奇怪,核實潘齊的身份證上“男性”身份后他拒絕了潘齊。飯店老板委婉地說“我們這里不太適合你”。
面試失敗后,還沒來得及離開飯店,后廚的其他工作人員直接來到大廳,對潘齊的打扮開始指點,潘齊對這樣尷尬的情況已經見怪不怪,“她”的朋友里也不乏因為找工作受歧視而將用人單位告上法庭的。
馬鐵成認為,在各類性別人群中,跨性別女性處于最劣勢的地位,“女人爺們點,別人會夸她能干,男人太‘娘’就會被瞧不起”。北京交通大學衛生學院蔡泳說,部分跨性別女性有時會與男性同性戀者發生關系,同時也會裝扮成女性角色與異性戀男性發生性行為,其接觸的人群范圍更廣,傳播疾病的風險更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