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體的未來之路
大部分性少數群體不愿意公開自己的身份,這導致中國目前尚無研究得到該人群的數量,但按照國際水平,人群中約0.3%屬于跨性別者。
無國界愛心公益基金會理事孔令坤說,在實際醫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對于跨性別者和其他性少數專業知識還是有待普及的。在一些國家,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課程中有專門針對性少數群體發病、治療、用藥特點的課程,在我國雖然有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的制度,但針對跨性別人群和整個性少數人群的進修課程還沒有開設。
“如今的醫療水平可以讓艾滋病患者活得和正常人一樣長,但人們對于HIV患者以及性少數群體的歧視思想并沒有趕上醫學的腳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官員周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因為性少數群體與艾滋病存在的關聯,大家對這類人群的誤會和歧視依舊存在。“現在哪個普通人能明確說出來什么叫做跨性別男性,什么叫做間性性別,”周凱認為,想要消除醫療服務中對于性少數人群和艾滋病人群的有色眼鏡,那么必先讓普通人了解性少數人群。
“要消除公眾的歧視,當然也要消除性少數人群的自我歧視”,周凱說,2010年到2015年,我國艾滋病新增人數是190萬,到2020年,我國艾滋病新增人數要控制在50萬人以內。
在這個過程中,如潘齊、林剛這樣容易被忽視且容易受到歧視的跨性別者需要更公平的機會。“比如一個專業的防艾控艾服務機構,”潘齊說。
(文中涉及的性少數人群均為化名)
?
?
?
相關鏈接:
拉肚子也要查艾滋,醫院過度檢查了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