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了“牛鼻子”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在重點領域進行攻堅、深化改革的經濟工作思路,抓住了當前經濟結構性矛盾與周期性問題交織的“牛鼻子”。
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今年鋼鐵去產能4500萬噸、煤炭去產能2.5億噸的目標任務均已提前并超額完成。前10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2.8%。產能過剩的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已經取得成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之鑫在會上發言
對于明年如何推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朱之鑫則表示,首先要處理需求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系。目前經濟保持短期穩定增長與深化中長期結構改革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產業周期性過剩與絕對過剩并存,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矯正資源錯配與要素扭曲。
此外,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過程中,處理好“穩”與“進”的關系。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積極變化增多,前三季度GDP增速都保持在6.7%,進入三季度后工業用電量、發電量、貨運量指標都在增長,近幾個月,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低于5%,1至11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124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經濟企穩態勢日漸明朗。經濟企穩為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創造了有利條件,但這個過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好“穩”與“進”的關系。
朱之鑫提到,尤其是在去產能、去庫存和降杠桿方面,在按照市場原則淘汰落后產能、以技術和環保標準調整過剩產能的同時,也要積極補足部分行業產能不足的短板;在推進三四線城市房產去庫存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二線城市房價過度攀升的勢頭,防止房市泡沫化,推動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在實現債務總體可控目標的同時,也要推進債務結構優化,以市場化手段推進企業負債、尤其是國企債務去杠桿。
在朱之鑫看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要保持宏觀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的總格局,而且還要在穩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過程中,運用多種政策手段降低金融、房地產等領域的風險,放大改革中積極因素的正面效應,實現穩中有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