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概況
國土面積102.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0.7%
2015年底人口3.65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6.5%
戰略定位“一中心、四區”
一中心
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
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
發展目標
到2020年,中部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地區總體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左右
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糧食產量穩定在全國總產量的30%左右,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產業整體邁向中高端水平
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7%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左右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全面提升,物種資源豐富度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增加,濕地保有量達到5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8%以上
九大任務
一
優化空間,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推動焦作、萍鄉、黃石等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結構單一地區(城市)加快轉型、多元化發展。
●有序發展臨空經濟,支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打造多式聯運國際物流中心和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
二
改革創新,培育區域發展新動能
●重大創新工程。加快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創新型城市,支持設立一批創新平臺;支持河南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大力推進中原城市群等重點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收縮河南大型煤炭基地生產規模,做好資源枯竭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關閉退出工作。
三
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產業新體系
●重點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支持鄭州建設智能終端產業基地;打造鄭州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依托鄭州等地產業基礎,建立世界領先的現代軌道交通產業體系;支持鄭州、長沙、信陽建設北斗導航產業基地;重點建設洛陽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鄭州、新鄉生物醫藥基地;建設鄭州、新鄉現代種業基地。
●重點服務業發展計劃。推動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深入推進河南蘭考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重點建設鄭州國際物流中心;推進鄭州、洛陽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建設伏牛山生態文化旅游圈,推動打造鄭汴洛焦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繼續推進河南國家知識產權創意試點園區、鄭州中原國家廣告產業園、國家動漫出版產業發展河南基地;加快河南鄭州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四
做強做優,開創現代農業發展新局面
●建設中原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支持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
●繼續推動河南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設,形成一批農業信息化和現代化示范基地。
五
統籌城鄉,推動新型城鎮化取得新突破
●編制實施中原城市群規劃,適時做好皖江城市帶、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修編工作,統籌交通基礎設施和信息網絡布局,加快推進城市群一體化進程。
●城市群壯大計劃。中原城市群立足區位交通等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打造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極具發展活力的核心地帶。
●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增強要素集聚、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提升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
●繼續做大做強洛陽、宜昌、蕪湖、贛州、岳陽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延伸產業和服務鏈,形成帶動區域發展的增長節點。
●發展壯大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帶、山西中部城市群,加大對內對外開放力度,有序承接國際及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健全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城鎮體系,形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新型城市群。
六
縱橫聯通,構筑現代基礎設施新網絡
●加強武漢、鄭州、南昌、合肥、太原等省會機場建設,增強區域樞紐功能。
●支持武漢、鄭州、南昌、合肥、太原等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工程。鐵路建設:鄭州至濟南、鄭州至阜陽、宜昌至鄭萬高鐵連接線等高速鐵路,鄭州新機場至登封至洛陽、焦作經濟源至洛陽、鄭焦城際云臺山支線等城際鐵路。機場建設:安陽、信陽、商丘、魯山等新建項目,鄭州等省會機場改擴建工程。水運建設:淮河、沙潁河、賈魯河等航道整治,漯河、周口、信陽、鄭州、商丘等港口建設。
●積極發展生物質成型燃料、非糧生物質液體燃料,支持河南建設先進生物質能試驗基地。
●重點能源建設工程。大型電力基地:有序發展焦作百萬千瓦級煤層氣發電基地,豫西、豫北、伏牛山、桐柏——大別山、太行山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南陽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能源輸送通道:日照——濮陽——洛陽原油管道,洛陽——三門峽——臨汾——孝義(河南——山西)成品油管道。大型能源儲備基地項目:南陽、義馬、鶴壁——濮陽等煤炭儲配基地,中原油田文23儲氣庫、平頂山鹽穴儲氣調峰中心站。
●水資源保障重點建設工程。重點灌區:小浪底南北岸等。大中型水庫:河南出山店、前坪、白果沖。重點水源工程: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工程等。
●積極完善武漢、鄭州等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推動長株潭、鄭州、武漢等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建設。
●加快建設濟南經鄭州至重慶、太原經鄭州至合肥等貫穿中部地區的高速鐵路。
七
綠色發展,打造藍天碧水新家園
●支持建設南水北調中線等流域及交通通道沿線生態走廊。
●積極推進鶴壁等海綿城市試點建設。
●有序推進河南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
●開展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和農田殘膜回收示范,支持河南建設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示范區。
八
增進福祉,促進人民生活邁上新臺階
●脫貧攻堅重點工程。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扶貧、光伏扶貧、特色農牧業扶貧等工程;對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加大對貧困家庭子女職業教育資助救助力度等。
●繼續實施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和綜合實力提升工程。
九
開放合作,塑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加快建設鄭州、合肥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依托鄭州、武漢等國際航空港,打通“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城市空中通道,創新中歐班列集貨運營模式。
●加快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深化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區域合作,推進湘贛開放合作試驗區等省際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推動鄭(州)開(封)、太(原)榆(次)、合(肥)淮(南)、(南)昌九(江)、長株潭等重點區域一體化發展。
●充分利用中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良好條件,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支持山西、河南在產業轉移承接、能源生產供應、生態環境聯合保護治理、創新合作、基礎設施連通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記者欒姍整理)
?
?
?
相關鏈接:
鄭州、武漢限購再度升級 二線城市樓市或繼續降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