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資幫貧困戶改造危房,讓他們住新家過春節。通訊員 黃一笑 攝
記者高翔
俗話說“就業一人,脫貧一戶”,讓貧困家庭的勞動力實現就業,是從根本上實現貧困戶脫貧摘帽的有效途徑。2016年,我市主動作為、扎實推進貧困人員的技能培訓和就業幫扶工作,在就業扶貧方面開展了多種積極的探索,保質完成年度任務,讓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貧困戶共733人實現了轉移就業,為他們打開了脫貧致富的大門。
技能培訓顯效果
對秀英區東山鎮卜達村的貧困戶吳鐘英而言,2017年滿滿的都是希望。今年29歲的吳鐘英初中畢業后就踏入社會,為改變家庭貧困的面貌四處打工,收入一直不穩定。去年10月,吳鐘英參加了政府組織的挖掘機技能免費培訓班,經過自己的努力順利拿到了挖掘機中級技能職業資格證,并馬上找到了對口工作,每月都有幾千塊的收入。現在,吳鐘英幾乎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碌,家里也不見了曾經的貧困模樣。
在海口,像吳鐘英一樣通過就業脫貧致富的貧困戶不在少數。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我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的733人已全部實現轉移就業,其他農村困難群眾在去年實現就業的更是不計其數。
去年以來,我市依托社會培訓機構和其他部門,開展各類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種植養殖培訓,以培訓促就業,提升扶貧對象就業能力,受到了貧困戶的歡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秀英區先后跟多所職業技能學校合作,舉辦挖掘機、烹飪、駕駛、彩妝、計算機等技能培訓班,去年已安排就業51人;龍華區人社局印發了培訓就業精準扶貧工作方案,開展各類有側重的技能指導和“訂單式”培訓,轉移就業74人,靈活就業300余人;瓊山區在社保中心和紅旗鎮開展的培訓采取了專家授課、模擬面試、現場互動的方式,全面提高參訓人員的就業創業能力;美蘭區按照貧困戶的需要定課程、送培訓,超額完成了年度勞動力轉移就業任務。
崗位傾斜促就業
除了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我市還積極組織針對農村貧困人口的招聘會,發動社會企業為貧困戶提供崗位,促進就業。市人社局在去年10月17日的扶貧日當天組織了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入場企業22家,提供崗位400余個;去年在三江鎮、舊州鎮、永興鎮和西秀鎮舉行的4場貧困人口專場招聘會也有入場企業共計82家,提供崗位3000余個。
各區人社局也結合本區實際,組織了多場頗具亮點的招聘活動。如秀英區積極對接轄區內的大項目大企業,先后為長影環球一百、遠大購物廣場、萬達廣場等推薦轄區居民和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龍華區搭建由區、鎮以及培訓機構組成的綜合就業扶貧系統,發動愛心企業舉辦小型招聘會;瓊山區采取培訓和就業一體化模式,簽訂精準扶貧項目協議,開展“摸底—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美蘭區開展“走進企業,挖掘崗位”活動,聯合海航物業公司、區棚改指揮部面向貧困戶進行招聘。在招聘會期間,也積極宣傳扶貧政策,介紹專項技能培訓課程,有效提高了貧困戶參與培訓和就業的積極性,增強其自我脫貧能力。
此外,我市還積極引導鼓勵貧困戶創業,為貧困戶開展創業項目推介活動,幫助其申請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市小額擔保貸款中心去年就在多個鄉鎮舉辦貸后跟蹤服務系列活動暨創業經驗交流會10余場,共計超過2500名農戶參加,豐富了群眾的視野,激發了創業動力。
(海口網1月17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扶貧多創新 線上線下齊發力助民增收
白沙黎族女干部吳桂英扶貧路上心臟病突發殉職
瓊山精準扶貧講實效:因地制宜 產業引導 整村推進
扶貧方程式:構建穩定利益聯結機制 實現精準脫貧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