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汪瀚。張茵 攝
不僅產業有綠色發展,社會有綠色發展,如今司法領域也開始強調這一理念。
2017年浙江兩會期間,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汪瀚表示,2016年,浙江在國內率先提出和踐行以規范、理性、文明為核心要求的綠色司法理念,以標桿姿態推進浙江檢察工作高水平發展。
到底何為“綠色司法”?汪瀚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就是在五大發展理念特別是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延伸到司法實踐的一種新型理念。“將其作為高水平推進檢察工作發展的新驅動力,落實到檢察工作各個方面和司法辦案全過程,以檢察司法的生動實踐構建法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倡導“綠色司法”理念:構建法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基于浙江案多人少突出矛盾引發的思考,汪瀚首次提出綠色司法理念。
數據顯示,近年來浙江檢察機關刑事案件辦案數量一直處于高位運行,受理的審查起訴案件總量長期位居國內第二,人均辦案量位居國內第一。
“過去我們習慣把案多人少看作業績,但冷靜思考一下,應該看到這也是隱憂。我們到底需不需要這么多的‘案子’?”汪瀚說,很多事情不一定都要變成案子——要不要立案,要不要批捕,要不要起訴,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但首先有一個司法理念問題。
他向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近三年來,浙江省檢察機關受理的審查起訴案件中,盜竊、危險駕駛、輕傷害等犯罪基本上每年都位列前十。
透過數字看問題,汪瀚認為這是一種司法“霧霾”。他說,這時要回到初心,思考下辦案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在未成年案件中,我們把孩子抓了,案子是結了,但是一個家庭也因此毀了,這與法治建設的最終目標相違背。”
近幾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在國內喊得很響,之后又延伸至反腐倡廉的政治生態上,汪瀚想,能否將綠色發展理念置于司法語境下,從而實現“綠色司法”?
汪瀚解釋,“綠色司法”理念,指的是司法辦案必須堅持以規范、理性、文明為核心,以司法公開、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為本質要求,實現公平正義所要求的司法動機、方式和效果統一,以最大限度減少司法辦案負面產出,促進社會實現良法善治,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踐行“綠色司法”路徑:摒棄唯數字辦案GDP
浙江省檢察院踐行的“綠色司法”理念,是以服務保障非公經濟為切口的。
浙江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民營企業貢獻了該省60%的稅收,70%的GDP,80%的外貿出口,90%的就業機會,可見民營經濟在浙江經濟社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不過,眼下浙江民營企業面臨一個問題,許多企業家覺得權益沒有得到公平保護。”汪瀚舉例說,若一個企業高管因犯罪被抓,但企業也因此倒了,這就是所謂的“案子辦了,企業垮了”。“政法機關可能是成功辦了一個案子,但同時也會給社會帶來某些‘副作用’,這司法辦案效果不是綠色司法所追求的。”
汪瀚想,案子要辦,同時更要辦好,應摒棄唯數字辦案GDP,注重辦案方式方法,確保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起來。
為此,浙江省檢察院推出了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二十一條意見”,強調在依法辦案前提下對待民營企業的案件要“輕拿輕放”,即重點建立辦理民營企業案件風險評估制度和辦理民營企業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向上級院報告備案制度,慎重采取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和慎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民營企業財產,妥善把握辦理民營企業職務犯罪案件的力度和時機。
在不少企業家看來,上述的“三個慎重”就像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增添了安全感。
豐富“綠色司法”內涵: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汪瀚認為,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必然要有高水平的法治,“高水平的法治是什么?就是要文明、理性、善治,就像浙江的青山綠水一樣讓人感覺很舒適。”
在踐行“綠色司法”的一年來,汪瀚也明顯感覺到了內外部的變化。
汪瀚說,對檢察機關內部而言,“綠色司法”理念讓辦案人員把有限的司法資源投入到打擊嚴重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穩定中去,更加注重突出辦案重點,努力回應人民群眾強烈的平安需求。
對外部來說,就是獲得了社會認可度。今年以來,浙江省檢察機關開展了文明規范辦案、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兩個專項整改,包括律師執業權利得到有效保障,以及進一步規范辦案、文明辦案等,受到社會點贊,人們更多感受到了司法的溫度和檢察人員的人文情懷。
“把‘綠色司法’落實到各項檢察工作和辦案的全過程,使之成為常態。”汪瀚表示,2017年浙江省檢察院將全面從嚴治檢,樹立謙抑、審慎、善意理念,深入踐行綠色司法,著力提升服務大局的主動性和人民群眾獲得感。
“我們踐行‘綠色司法’,是想營造更健康美的法治生態,讓社會更和諧、人民更幸福,并力爭形成可復制的踐行樣本。”汪瀚最后說道。(完)
?
?
相關鏈接:
浙江安吉天子崗水庫捕撈30萬斤鰱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