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天氣轉暖,債券市場卻反倒迎來“倒春寒”。2月6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上行約8bp,重新逼近3.5%關口并再創近17個月新高,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也沖高回落,尾盤幾乎回吐全部漲幅。
“影響近日市場走勢的無疑是央行啟動非典型‘加息’,貨幣政策從偏寬松繼續向穩健中性甚至略偏緊轉變。”市場人士指出,近期政策利率陸續上調,導致貨幣政策緊縮預期持續發酵,同業監管趨嚴等消息進一步加劇去杠桿憂慮,加之國內經濟基本面企穩狀態延續、美聯儲加息壓力猶存,短期資金回籠壓力較大,市場情緒仍偏謹慎,短期內收益率尋頂之旅或尚未結束,建議投資者蟄伏靜待時機。
收益率再創新高
春節后第二個交易日(2月6日),債券市場并未迎來立春之后的暖意。當日銀行間現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午后招標增發的五期農發債中標收益率全部高于二級市場水平,國債期貨則全天低開高走,尾盤幾乎回吐全部漲幅。
從盤面上看,昨日10年期國開活躍券160213收益率大幅上行9.05bp,收報4.17%,創2015年4月10日以來新高;10年期國債活躍券160023收益率上行8.08bp,收報3.48%,創2015年8月21日以來新高。盤后數據進一步顯示,昨日指標中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亦大幅上行約8bp至3.4905%。
一級市場方面,農發行昨日下午招標發行的1年、3年、5年、7年和10年期固息增發債中標收益率依次為3.3572%、3.8078%、4.0150%、4.2069%和4.3015%,均高于二級市場估值水平,且五期債中除5年期外,其余四期債認購倍數均不足3倍,整體需求一般。
而受短期資金面寬松影響,國債期貨早盤一度小漲,午后則基本回吐漲幅。盤面數據顯示,昨日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6小幅低開于93.32元,早盤一度大漲0.42%至93.765元,然下午14時直線跳水后震蕩走弱,最終收盤漲0.01%報93.365元;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6收盤則跌0.01%,報97.400元,當日該合約盤中最大漲幅為0.22%。
“節后央行上調了逆回購利率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債市情緒偏空,今日一級市場農發債招標遇冷,現券收益率上行,日終大幅走弱。”昨日盤后,業內人士點評稱。
貨幣政策預期趨緊
市場人士指出,2017年開年,央行陸續上調MLF、OMO、SLF利率,進一步明確了貨幣政策中性偏緊的態度,結合節后資金回籠壓力較大,流動性可能仍然偏緊,由此債市不可避免呈現出波動加劇的局面。
1月24日,央行對22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2455億元,其中6個月1385億元、1年期107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95%、3.1%,較此前一期均上升10BP;春節后的2月3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00億元7天期、100億元14天期和200億元28天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分別為2.35%、2.50%和2.65%,較年前上一次操作均分別上調10BP;另據媒體報道,央行2月3日還上調了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其中隔夜品種上調35BP至3.1%,上調7天和1個月SLF各10個BP分別至3.35%和3.70%。
央行連續上調政策利率被一些市場人士解讀為貨幣政策轉向的標志,結合2月6日央行連續第二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2月流動性到期回籠量高達約2.5萬億元,短期內市場對資金面謹慎情緒較濃。
“央行操作針對季節性的調整一般是以對沖目的為主的,無論是節前大量投放,還是節后大量到期,這都不重要;對我們更重要的,是MLF利率上調以及節前逆季節性回籠流動性這兩個信號,而這兩個信號都是指向貨幣政策邊際收緊。”方正證券表示。
天風證券則進一步指出,短期來看,全球流動性無論是實際還是預期都發生了邊際收緊,寬松漸行漸遠。回到國內來看,由于特朗普沖擊產生的不確定性,利率債和人民幣匯率的變動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明顯增多。同時考慮到國內基本面、政策面目前還沒有明確緩解的跡象,相關政策取向將繼續圍繞去杠桿、控風險,結合節后資金回籠,流動性可能仍然偏緊,操作上建議繼續控制倉位和久期。
不過興業研究認為,當前為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并降低金融杠桿,央行通過上調逆回購利率,當然是貨幣政策的臨時邊際性收緊;然而,在經濟復蘇基礎不穩、通脹壓力有限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尚不具備掉頭轉向的基礎。“穩健中性”仍將是未來一個季度貨幣政策的主旋律。隨著前期去杠桿、去泡沫行為的持續,泡沫的風險會逐漸下降,而穩增長的重要性則可能再度上升,由此將令未來政策重心再度發生轉換。
債市調整難言結束
“投資者擔心的僅是10bp的‘加息’?顯然不是!投資者擔心的是央行推動金融去杠桿的堅定決心。”中金公司的一份最新報告點出了眼下債市投資者最為擔憂的一點。
分析人士指出,政策利率陸續上調,釋放了金融去杠桿的明確信號,同業監管趨嚴等消息進一步加劇去杠桿憂慮,且預計相關政策取向將繼續圍繞去杠桿、控風險,疊加國內經濟基本面企穩狀態延續、美聯儲加息壓力猶存、短期資金回籠壓力較大等因素,短期內債市調整尚未結束,建議投資者蟄伏靜待時機。
“央行此次上調流動性工具利率,指向金融和實體去杠桿,再次明確了去杠桿和抑泡沫的態度堅決,信號意義大于實質,可謂恩威并濟。”海通證券表示。
中金公司指出,為適應新環境并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央行也在打造“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的宏觀政策框架。對債市而言,后者也許同樣甚至更為重要。金融去杠桿過程中,央行一方面提高資金成本、拉長負債久期降低套利空間,倒逼去杠桿;另一方面強化MPA等考核,比如本次不符合MPA考核機構申請SLF,需要承受100bp的懲罰性加點。此外,后續仍需要關注同業存單、銀行理財等監管措施對市場的沖擊。
方正證券認為,節后大量資金到期后,央行可能還會在公開市場操作上進一步收緊,以控制當前的金融風險以及通脹風險,這可能會引致收益率的進一步上行,因此,債市遠未到抄底時機,降久期降杠桿仍然必要。
中信證券同時指出,節后債市面臨以下各方面的壓力:資金回籠壓力大、政策利率上升、國內經濟內在邏輯改變,去杠桿推進、國外加息壓力。在此之下,債市不可避免呈現出波動加劇的局面。
申萬宏源證券則認為,貨幣政策工具小幅升息意在去杠桿而非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提升,基本面不支持啟動加息周期。政策工具小幅升息對當前債市的影響主要在于情緒,悲觀情緒下市場對基本面壓力的確認可能需更長時間,在此之前建議蟄伏靜待時機。市場經歷此前大幅調整,場內場外杠桿已經有所下降,本輪升息不會造成太大拋壓但市場情緒將趨向謹慎。預計二季度開始,經濟和通脹數據開始反映基本面下行壓力,債市可能會出現交易性的投資機會。(王姣)
?
?
?
相關鏈接:
股市有機會債市難見底 專家支招2017年投資策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