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我省發生10起“搶紅包”詐騙案,涉案金額11萬元
搶到了微信紅包,卻被騙子騙了錢
春節期間,各種社交軟件上的“紅包”鋪天蓋地襲來,人們也進入“搶紅包”的狂歡季,然而,騙子也盯上了這樣的詐騙機會。據統計,春節期間,海南發生10起紅包詐騙案,有10人被騙,涉案金額11萬元。
假紅包暗藏病毒竊隱私
網絡紅包里除了有錢,有的還帶有木馬病毒。2月4日,陳先生收到一個微信好友發來的紅包,陳先生點擊紅包,領了對方發的0.1元。錢剛入賬,陳先生手機上的殺毒軟件就跳出彈框,稱發現并查殺木馬病毒。當天,陳先生的幾位親友陸續向他詢問,是不是換手機號了。原來是陳先生不少親戚、朋友都收到一條陳先生手機發來的群發短信。短信告知大家他換了號碼,讓他們存下一個陌生號碼。不一會,短信里提到的“新號”向其親友發短信借錢,其中有3位親屬共轉款2.8萬元。
搶紅包“神器”不可信
海口的符先生春節前在網上找到一家賣軟件的店鋪,店主向他推薦一款搶紅包“神器”,說不僅能以最快速度秒搶紅包,而且能搶到最大的紅包。符先生當即匯款1500元,購買了“神器”。符先生安裝好軟件后發現“神器”一點也不神。隨后符先生電話聯系賣家,對方已關機。
小心“搖一搖”搖進陷阱
春節期間,很多電視節目會通過“搖一搖”發紅包和觀眾互動。三亞的黃女士在觀看一檔熱門的綜藝節目時,通過微信“搖一搖”搶到節目發出的紅包。黃女士立馬點開。網頁跳轉到中獎頁面,黃女士按照提示在手機上操作,輸入自己的銀行卡號和密碼。最后,黃女士發現自己的銀行卡分7次轉出2萬多元。黃女士趕緊查看領獎紅包,發現這個紅包并不是綜藝節目發來的,而是一家“電子通訊公司”,而這家公司在網上查不到任何信息。
警方提醒
不要點來歷不明的紅包
市民在搶紅包同時要提高警惕,首先要“管住手”,不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陌生紅包;其次,不在紅包鏈接里填寫個人資料,不透露銀行卡賬號等信息;再次,微信、支付寶等網絡支付軟件要做好安全防范;最后,不要輕易相信搶紅包軟件。
?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法院率先在全省開設微信查看立案排號情況功能
拜年微信回不回?“甜蜜負擔”引爭議
80后最活躍 微信紅包年度數據勾畫“誰在發紅包”
除夕微信紅包收發142億個創新高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