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描二維碼,360°一覽《“愛博諾德”的科研故事》
光明網記者 邱曉琴 李政葳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中國,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發揚只爭朝夕的精神,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成績。在中國,與心臟支架、人工關節等50%以上的國產化率相比,針對眼科領域的人工晶體國產化才剛剛起步,而這一步正是愛博諾德邁出的。
在北京市中關村昌平園區,愛博諾德(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解江冰博士及其研發團隊的夢想,就是讓中國制造、“物美價廉”的軟式人工晶體,挽救中國500萬白內障患者的眼睛。為此,他們不斷開拓創新,終于研發出一款名為普諾明AI-UV非球面人工晶狀體。
解江冰博士介紹,這款產品是國內第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民族品牌的可折疊人工晶體,它的上市填補了國內技術和產品的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局面,讓國內其他企業看到了希望,而它的價格則比國外產品便宜了30-50%。
AI-UV自上市以來深受醫生好評,已進入全國350多家醫院,被專家稱之為“第三代非球面”人工晶狀體。“嵌入手術過程不到10分鐘,不用縫合,24小時候即可正常活動。”他希望,“中國晶體”嵌入后能讓老百姓穩穩地用上20年。
王曌博士主持了AI-UV非球面人工晶狀體研發的光學設計工程,1981年出生的她畢業于哈工大,在那里獲得了光學工程博士學位。她直言,當年放棄大公司邀約選擇初創公司愛博諾德,很大一部分原因出于解江冰董事長的一句話。
“未來你設計的產品將會植入千萬個眼科患者的眼內,無數人的重見光明足以證明你的價值。”再次回想起這句話,王曌博士仍心潮澎湃。
2011年入職以來,王曌博士完成了系列人工晶體的光學設計工程,設計出多款具有創新意義的高性能眼科產品。這些成果不僅實現了她用知識去幫助別人、造福社會的理想,還讓她從一個博士畢業生成長為公司的研發總監。
在國內獲得認可的同時,愛博諾德的產品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2016年,普諾明AI-UV作為國產品牌被專家推薦入選非洲“光明行”醫療援助活動,結束了中國援外活動長期以來使用進口晶體的尷尬局面。同年,愛博諾德的晶體和其他眼科產品自主出口到德國等歐洲國家。
愛博諾德還是民營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公司獲境外資本青睞的樣本。在經過天使投資、政府股權基金和清華啟迪A輪投資后,不久前,愛博諾德又完成了B輪融資,這筆資金將用于兩棟廠房擴建,拓寬人工晶體材料生產線。
對于未來,解江冰博士早已繪出公司發展方向:通過自主創新,使我國的人工晶體及其他眼科高值耗材制造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替代進口。未來3年內,逐步實現年銷售億元,完成融資上市和產品出口。用5到10年時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眼科醫療產品和全球提供商。
?
?
?
?
相關鏈接:
氣囊傳感器存缺陷 寶馬召回部分國產及進口寶馬汽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