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重點中學招生考試需要,一些培訓機構“無限擴大”培訓內容,以大量機械重復的“題海”訓練學生,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應加快整頓重點中學招生方式,禁止任何學校與培訓機構建立變相“利益鏈條”。努力實現就近入學,應該對“考試經濟”釜底抽薪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里,以小學生升學培訓為主題的各大培訓機構從未消停,打著小升初旗號,再次升溫課外補習市場。小學生從學校負擔中“減”出來,又被送進負擔更重的培訓課堂。孩子們學習壓力不減反增,“考試經濟”尚未釜底抽薪。
記者在北京多家社會培訓機構了解到,培訓機構通過課外培訓、小班教學、“一對一”授課、組織小學生“游學”等名目繁多的培訓,收取高額費用,甚至招收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參加“小升初”培訓。記者就遇到一位三年級小學生,他每個周末都要奔波于三四個培訓課堂,“轉場”間隙連午飯都顧不上吃。
“火熱”的培訓機構直接與升學連起來的宣傳,消弭了小學生減負成果。為適應重點中學招生考試需要,一些培訓機構“無限擴大”培訓內容,以“刷題班”的形式,通過大量機械重復的“題海”訓練,提高學生應試能力,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為了躲避監管,各個機構想出了許多“高招”。記者旁聽了多家培訓機構的招生說明會,關鍵性內容都用暗語名詞表示,比如把某些中學的優才班叫作“油菜”,以“DZ”表示“點招”等。記者詢問培訓老師,為什么不直接說明政策?他笑道:用這樣的暗語,有關部門“查無實據”。
此外,培訓機構還通過兩種方式提高隱性收費。一是要求家長“占坑”。他們許諾可以向不同重點中學推薦考試資格,家長為了爭取到推薦考試機會,往往給孩子報若干機構的幾個培訓班,實際上并沒有時間去上課。二是培訓班定期“淘汰”學生,通過“補錄”收取另一部分孩子的學費。有的培訓機構利用寒暑假組織所謂“游學”,明確承諾在旅游中開展“有針對性的升學培訓”。家長為了占住“坑”,只能忍痛交錢。
有的小學生家長作了這樣的測算,一個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參加社會機構的數學、語文、英語三門課升學培訓,額外再請“一對一”老師授課,到小升初招生結束,花費至少在10萬元以上,而且完成全程培訓的學生,能成功升入重點中學的不足10%。中關村某小學六年級一位孔姓學生家長說,他的孩子從四年級開始“備考”,一年多時間已經向培訓機構付出10萬元學費,但至今孩子尚未“點招”成功。
要徹底解決“小升初”亂象,須對“考試經濟”開展專項治理。
目前,北京市重點中學大都有實驗班或者“優才班”。設立這些班級的本來意圖是培養超常發展的學生,但現在成為優質中學選拔學生的競爭手段。不少家長反映,要加強對這類班級的規范,尤其是加強對其招生方式的規范。當前,不少重點中學招生時往往要收集學生的獲獎成果,但連某個培訓機構的老師都感嘆:一個小學生能有什么成果?只能靠課外培訓來“掙成績”!
因此,切斷重點中學與培訓機構的“利益鏈條”,規范培訓機構職能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經過近幾年整頓,重點中學與培訓機構的直接“利益鏈條”已經不多,但變相的“鏈條”并沒有完全斬斷。比如,不少重點中學在招生條件中都有“機構推薦”這一項,把挑選優秀生源的權力轉讓給社會培訓機構。這種“權力”成為培訓機構謀取利益的“殺手锏”。有關人士建議加快整頓重點中學招生方式,禁止任何學校與培訓機構建立變相“利益鏈條”。同時,要規范培訓機構的職能,嚴格禁止社會培訓機構舉辦針對小升初的招生培訓,同時努力實現就近入學,以便對“考試經濟”釜底抽薪。
?
?
?
?
相關鏈接:
“產業鏈經濟”時代來臨 2017旅游業風向標指向何方?
亞太經濟領袖高峰論壇本月23日至25日海口舉行
亞太經濟領袖高峰論壇本月23日至25日海口舉行
甘肅建立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 促經濟健康發展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